什麼是動態範圍 Dynamic Range,HDR 的概念又是什麼? 又該如何做出 HDR 的照片,我們已經在前三篇文章都講的很清楚,同時以 Sony 相機的「DRO 動態範圍最佳化」以及「 自動 HDR 」做了簡單示範講完,這一篇來為大家比較「動態範圍最佳化 V.S. 自動 HDR」的差別。
= 攝影教學 導讀文章 =
影片
= 亮暗細節不同 =
圖02
「DRO 動態範圍最佳化」處理的效果,與「自動 HDR」處理的亮暗細節不大相同,如上圖 02 分別是二者「1-5 級不同強度」的對比照,可以看的出來 DRO 動態範圍最佳化,在亮、暗細節的修正,比起「自動 HDR」來的明顯。
圖03
我拿這二種不同處理效果,同是以「第三級」強度來比較,DRO 動態範圍最佳化的結果,在暗部細節處理的較為明顯、明亮一些,而自動 HDR 則強度較弱,暗部細節表現欠佳,但天空的亮部細節表現的層次較為豐富一些。
圖04
如果要找一組處理後的效果較為接近的話,DRO 第 3 級的強度,差不多是自動 HDR 5.0EV 的強度,可以留意大樓面暗部細節的表現,即使暗部細節表現的接近,但自動 HDR 在亮部細節的曝光、色彩層次,還是比 DRO 效果夜較佳。
圖05
即使是白天也有些許差別,可以明顯看得到 「DRO 動態範圍最佳」化的處理結果,在天空亮部細節,保留的比「自動 HDR 5.0EV」來的差一些,而暗部細節處理的又如何呢?
圖06.
亮部細節無論是白天或是夜晚,自動HDR 保留的細節較多,而暗部細節部分,似乎白天與晚上的處理結果未必相同,由於我們無法得知相機軟體是如何計算「疊加」的計算,但我們可以比較確定一點,在 Sony 相機軟體計算上,若是要保留亮部細節較多一點,選擇自動 HDR 會較為理想。
= 照片細緻度不同 =
圖07
我們回到這一組照片的對比,選擇一張處理後效果較為接近的一組,除了前面提到的差別 – 亮部細節表現不同之外,就照片畫質、細緻度來說,那一種方法較佳?
[線上課程終生看] 10 堂課 940 分鐘攝影入門全解析 + 480 分鐘 LR 編修入門,限時特價 $6990 點我報名 |
圖08
我來比較二處的暗部細節的表現,左上角偏暗一點,右邊的則偏亮一些,比較這二者的差別。
圖09
我們發現動態範圍最佳化 DRO 這一組,雖然只是強度第 3 級,能讓暗處細節還原的較明亮一些,但照雜訊較高,細緻度比起自動 HDR 來的差上一點。
圖10
如果透過軟體把這二張裁切圖「調亮」的話比較更明顯,DRO 動態範圍最佳化的細節並不理想,由於照片雜訊增加,使得原本是直線已經有些破損,而自動 HDR 表現的較為理想,畫質比較紮實一些。
圖11
接著比較「更暗的暗部細節」,由於太暗不易比較,我將二張照片的「裁切圖」,同樣透過軟體加以調亮,我們也能看得出來,雖然 DRO 動態範圍最佳化,能還原較多的暗部細節,但也因為效果明顯,使得照片細節並不如自動 HDR 處理來的細緻、精緻。
圖12
接著我們同樣來比較「白天光線充足」的場景,這次我們比較同是 5 級的強度的暗部細節的表現。
2019 年數位攝影入門,全文自由開放閱讀,建立起你的攝影基礎與架構 -> 點我看文章 |
圖13
同樣的情況,在光線明亮的場合下,DRO 動態範圍最佳化,在暗部細節表現上,還是不如自動 HDR 效果來的精緻,也因為雜訊變高關係,使得照片細節被破壞明顯。
那為什麼「自動 HDR」暗部細節比較好呢? 因為「自動 HDR」是採用三張不同曝光值亮度的照片,加以「合成」的結果,自然還取得較佳的亮、暗部細節表現,這一點我們底下來透過修圖軟體來為大家證實這個觀念。
= DRO V.S. 自動 HDR =
.使用 LR 來模擬
圖14
第一張照片,我採用其中一張 RAW 格式照片,採用曝光值為「1/25 + F3.5 + ISO3200」,為了模擬「動態範圍最佳化」的表現,經由 Lightroom 軟體輸出一張擁有較佳亮、暗細節照片。
圖15.
第二張照片,我採用三張不同曝光值的 RAW 格式照片,這三張照片曝光值皆採用 f3.5 + ISO 3200,透過三種不同快門速度,以達到三張不同曝光值照片,並且先透過 Lightroom 裡的「HDR」將這三張照片合成後,再經由簡單的編修,使第二張照片的曝光表現、亮暗細節與第一張照片接近。
.比較二者差別
圖16
接下來我將比較這二張照片的「亮、暗細節」表現,來看看這二種不同處理出來的照片,在細節上的差異。
圖17
裁切、放大比較就十分明顯,只透過一張 RAW 照片,並且透過修圖來調整明暗,雖然暗部細節依舊變亮,但雜訊明顯增加,細節明顯不如採用 3 張不同曝光值照片細節表現的好。
圖18
當暗部細節「更暗」的區域,這層差別也就越是明顯,透過單一張照片來處理暗部細節的表現,依舊不如透過 3 張不同曝光值照片加以「合成」的效果來的優秀。
= 深入理解原理 =
圖19
之所有會有這麼明顯的差別,在於單一張照片曝光值固定,照片資訊量仍舊有限,儘管使用 RAW 格式記錄,最後的結果雖然不錯,但照片細節仍然不夠滿意。
圖20
反之若我們是採用「3 張不同曝光值亮度照片」加以合成為 1 張照片,這一張照片的資訊量遠多過前者,自然在暗部細節資訊上保留的更多,最後輸出的結果是較讓人滿意。
圖21
所以我們把這二張照片並排在一起,就比較好理解,藉由三張照片「合併成一張」照片,其動態範圍資訊量較多,在亮、暗細節資訊量自然比單一張照片來的多,細節表現的也比較好。
圖22
還記得前一篇在談「自動 HDR」的原理嗎? 他是連拍三張「將曝光不足影像的明亮區域」以及「曝生過度影像的陰影區域」加以重疊,到了這一篇終於了解,原來背後的原理基礎概念,就是這麼多步驟一步步推演過來,而這些「合成、修圖」等動作,全都是由相機自動化幫我們處理好。
= 自動 HDR 的限制 =
圖23
雖然自動 HDR 透過 3 張照片 “合成” ,以獲得較大動態範圍資訊量,照片細節較採用單張照片處理,更細緻的細節,但這有二個使用限制,一是「必須使用腳架」,二是「只能拍攝靜態主題」
.必須使用腳架
圖24
如果不使用腳架,只用手持相機拍攝,會因為你輕微的晃動,造成 3 張照片構圖不一致,在軟體合成時,就會因構圖不同而需要裁切,才能正確的「疊圖」,上圖 24 可以留意四周已經被裁切,僅保留中心部分進行疊圖。
.殘影現像的發生
圖25.
就算是使用三腳架,構圖雖然能保持一致,但是由於畫面中有會移動的物體,疊圖計算就會產生這種奇怪、不合理的現象,這部分不是你個人就能控制的因素。
= 不同主題適用建議 =
至於 「動態範圍最佳化 DRO」與「自動 HDR」這二種方式,該在什麼樣的場合使用會得到最好的結果? 一般來說「靜態風景」採用自動 HDR 較佳,若是畫面中有會移動、位移的物體,採用單張照片處理的「DRO 動態範圍最佳化」較為適合。
圖26
多張合成 HDR 場合,一般會建議在靜態風景照片攝影,較能得到最佳的結果,一來不用擔心疊影錯誤,二來細節表現更好,但不要忘了,還是得用三腳架來完成。
圖27
反之,如果照片中是有「會移動、動作」的人、事、物的話,採用 DRO 動態範圍最佳化的方式,雖然能避免疊圖錯誤的可能發生,而也要有需期照片細節會較差一些,算是折衷的方式。
= 手機相機 HDR =
圖28
近 3-5二年來的手機相機,也都將「HDR」的觀念,結合進手機裡面,當把這些功能打開後,拍照出來的結果確實能在亮、暗部細節保存的更好,色彩也較為飽滿。
而手機的 HDR 又比較像是前述的哪一種方法呢? 我個人是認為是與「DRO 動態範圍最佳化」相同,皆是採用單張照片進行軟體處理,而不是採用多張照片進行合成。
= 結論 =
HDR 是個觀念,目的是面對「高反差」的主題下,獲得一張亮、暗細節皆能兼顧的照片,而操作的方法非常多,而這系列 HDR 教學專欄也僅分享二種達成 HDR 的方法,這二種方法各有優缺,應要與現場主題做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