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生閱讀制 - 拿著相機,不知道怎麼操作嗎? 光圈、快門、感光度這三者不知道如何搭配,這「攝影入門七堂課」,帶著你一步步從零開始慢慢建立起你的信心,終生線上觀看 -> 點我報名

前兩篇我們已經了解,測光公式目的,是幫助我們測光、計算所需的快門、光圈以及感光度的搭配,再輔以測光表,就能獲得不錯的照片。但我們了知道,最後計算出來的 ISO 值,也只是一個 “建議值” ,這建議值,是基於該場景下,該測光公式計算出來的建議值,若面對一風景,測光公式選擇不正確,計算出來的建議值也不會準確,此時面對不同的場景,選擇不同的測光公式是正確的方法,到這裡,我們把前二篇測光漫談給總結、復習完了,接下來延續前一篇留下來的問題:為何測光公式會測不準?

01.jpg圖01.

= 攝影教學 導讀影片

影片
本文最後更新日期:20180615

【漫談測光公式】
[教攝影77] 漫談測光公式的概念與運用~01
[教攝影78] 漫談測光公式的概念與運用~02
[教攝影79] 漫談測光公式的概念與運用~03
[教攝影80] 漫談測光公式的概念與運用~04
[教攝影81] 漫談測光公式的概念與運用~05

 

【測光公式的限制】
= 背光主體指的是什麼 =

02.jpg圖02
      為了讓大家簡單了解,我們再一次把 Canon 760D 說明書,有關測光公式的部分,再拿出來討論一下,不難發現,前二種測光公式,不約而同的提到 “背光主體”,似乎 “背光主體” 是個重要的名詞。

 

03.jpg圖03
      所謂的 “背光主體” ,講白話一些,就是 “太陽在照片主角的背後”,這種狀況我們稱之為 “背光主體” ,同時也是我們稱的 “逆光”。

04.jpg

圖04
      各位初學朋友只要記得,一但太陽、光線在照片主角的身後,或是在你眼前,這樣子的場合,拍照都要特別小心,測光公式很容易被這種光線給混淆測光的精準度。


= 標準曝光測量區域 =

05.jpg圖05
      我們了解什麼是 “背光主體” ,但什麼又是 “標準曝光亮度測量區域” 呢? 標準曝光亮度測量區域有一點不好解釋,傳統攝影會說 “18% 灰反射區域” ,但對一般的入門玩家有些深奧不好理解,也許我會用另一個說法來解釋

一張照片既不會太亮、也不會太暗的地方,就是標準亮度測量區域

 

06.jpg圖06
      如果整張照片都是光線均勻,沒有 “主體背光” “逆光” ,整體照片都可算是標準曝光亮度測量區域。

07.jpg

圖07
      拍攝風景也是一樣的考量,如果照片裡沒有強烈的太陽、逆光,我們也可以將這整個場景,視為標準曝光測量區域。

 

08.jpg

圖08
      你會發現,無論是拍人像、風景,只要照片中沒有 “逆光”,正面對太陽的情況,測得出來的亮度,都會是蠻不錯的結果,我們都將整張照片視為 “標準曝光測量區域”。

 

09.jpg圖09
      一但照片中,出現了 “強烈的光源” ,最明顯的就是太陽在照片裡面,這就是 “主體背光” “逆光” 的場景,這時就不能將整張照片視為標準曝光測量區域,此時我們正確的作法,就是 “選擇標準測量區域” 進行測量

【不同測量區域差別】
10.jpg圖10
      權衡式測光,將整個場景 “視為” 都是標準測量區域,如果這個場合沒有明顯的逆光,測量出來的數據都是正確的。

 

11.jpg圖11
      一但照片中出現強烈的光源,最簡單就是拍風景常會拍到太陽,此時權衡式測光所測量的區域,就會含括 “不正確的曝光測量區域” ,也就是上圖 11 綠圈所圈選出來的太陽。

 

12.jpg

圖12
      如果我們切換測光公式,改成 “重點測光” 的話,就不以整張照片進行測量,而是針對 “拍攝主題” 或 “場景的特定部分” 進行測光,就能獲得正確的測量值。

13.jpg
圖13

      選用不同的測光公式,代表告訴相機不同的測量區域,只要測量的區域正確,即是前面說的 “正確曝光亮度區域” ,得到的結果就會讓人滿意

14.jpg

圖14
      我們再把測光表拿來一起說明,再小小複習一下指針歸零的意義:

測光公式目的,是基於相機面對的場景做 “測光、計算”,測光計算後的結果值,若能將指針歸零,代表符合該測光公式的建議值”

      由於你選擇錯誤的測光公式,就算將指針控制在 “零” 的位置,得到的建議值依然不適用,但如果你選擇了正確的測光公式,同樣的操作將指針 “歸零” ,就會得到一張曝光正確的照片。

 

15.jpg圖15
      所以,只要正確的判斷場合,選用適合的測光公式,搭配測光表的指示,就能一次拍出正確曝光的照片,反之若只單一使用 “權衡式測光”,即使將測光表調整在 “零” 的位置,拍出來的照片也不盡滿意。

 

【結論】
16.jpg
圖16
      在前一篇我們提到一個問題,雖然很多情況,配合測光表將指針歸零的位置,通常能得到不錯的照片,但好像總有例外,且例外也常見的,沒錯,那是因為你面對不同場景,選用了錯誤測光公式,即使指針歸零,也會得到不滿意的結果

 

17.jpg圖17
      另一方面我們也要了解,就算選對了測光公式,且測光表控制歸零,也只不過相機測光、計算後的 “建議值”,不用太在意非得照相機的標準不可,若不滿意,我們還是能進一步的微調。

 

18.jpg圖18
      本篇教攝影是結合前二篇漫談測光,並且多做一點延伸,篇幅與長度是稍長了一點,但也相信你若能這三篇反覆看上幾回,你會發現原來測光公式並不如你想像中的難理解。

      到這裡為止,算是基本認識告一個段落,接下來幾篇,我們將會再進一步的分析測光公式以及運用,希望你進行下一篇之前,能將前二篇以及本篇再多看二次哦。

【漫談測光公式】
[教攝影77] 漫談測光公式的概念與運用~01
[教攝影78] 漫談測光公式的概念與運用~02
[教攝影79] 漫談測光公式的概念與運用~03
[教攝影80] 漫談測光公式的概念與運用~04
[教攝影81] 漫談測光公式的概念與運用~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