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SEL2870 FE 28-70mm F3.5-5.6 OSS這顆隨著最早第一代 A7 發表後所搭配的 Kit,焦段範圍為 28mm-70mm,最大光圈值為 f3.5-f5.6,具備基本的 OSS 防手震,同時非常輕巧的 333 克重,個人覺得非常不錯的入門鏡頭,但普遍玩家對它評價不高,我覺得有失公平,本篇聊攝影來為大家分享我使用這顆鏡頭 3 年來的感想。
本文大綱
= 攝影教學 文章導讀 =
影片
= Sony SEL2870 開箱 =
圖02
這顆 Sony SEL2870 FE 28-70mm F3.5-5.6 OSS 鏡頭,為最早第一代 A7 所搭配的入門全片幅使用的鏡頭,全鏡塑膠鏡身才使得重量輕巧,同時售價萬左右元,難免讓玩家對它評價不高。
圖03
焦段為實用的 28-70mm,最大光圈為 F3.5-F5.6,28-70mm 屬於常用的標準變焦,至於這焦段實不實用? 光圈也不算大,這也是許多人對這顆鏡頭評價不高,甚至覺得一點也不實用的原因。
圖04
鏡頭口徑 55mm,以現今全片幅數位鏡頭來看確實是蠻輕小的,不但整個鏡身小了一號,濾鏡也不會那麼貴,當然這些優點的背後,也是畫質付出代價。
圖05
連同遮光罩、鏡頭蓋約 333 克重,說真的最初我接觸 A7 就用這顆鏡頭帶著出國旅行一個月,搭配第一代的 A7 使用一段時間,對這麼輕小的鏡頭感到印像深刻。
圖06
覺得鏡頭看起來陽春嗎? 裝上遮光罩就顯得專業一些,當然遮光罩的用途是來防炫光、撞擊與雨水直接潑到鏡面等功能。
[線上課程終生看] 10 堂課 940 分鐘攝影入門全解析 + 480 分鐘 LR 編修入門,限時特價 $6990 點我報名 |
圖07
裝在 A7II 上頭的模樣,我個人是覺得配重上非常好,反而機身重了一些,把握在手上算是平衡。
圖08
連同機身、鏡頭、電池等全機重量不到 1KG,說是最輕巧使用的全片幅相機組合也並不為過。
圖09
為了講究輕巧,絕大多數使用 A7II 搭配這顆 Sony SEL2870 ,我都將遮光罩取下來,因為遮光罩一裝在鏡頭上,即使是反扣上去收合,也會佔掉一部分體積,同時影響變焦環的使用。
圖10
我會這麼使用這顆鏡頭,無非是講究 “最輕巧的組合” 為前提,儘管我知道遮光罩的好,我也了解這顆鏡頭畫質堪用,但他真的很適合做為 “身上第二台隨身相機使用” ,我願意犧牲部分的功能性與畫質,選擇了 A7II 搭配 SEL2870 這顆鏡頭。
圖
我會建議大家,搭配這篇文章 Sony A7II 長期使用心得分享,除了了解 Sony A7III 的硬體特色,繼續再往下看,才能更了解這顆 Sony SEL2870 鏡頭的特色。
至於好不好用? 實不實用? 接下來花點篇幅來跟大家分享我使用這顆鏡頭約 2 年的時間,我拍到了什麼畫面? 我又如何對這顆鏡頭做出取捨? 底下的實例皆採用這顆鏡頭所拍出的照片,皆有使用 Lightroom 做明暗色彩的調整,僅供大家參考。
= 講究輕小隨身特性 =
2019 年數位攝影入門,全文自由開放閱讀,建立起你的攝影基礎與架構 -> 點我看文章 |
圖11
常搭飛機的朋友,或許都有一種感想「在狹小的空間下拍照很辛苦」,大多大台單眼就放在上層櫃子索性不拿出來,而A7II + SEL2870 卻可以輕鬆放在我隨身的包包裡。
如果第一張讓我感到滿意的照片,大概就是這張搭乘荷蘭航空飛往英國 New Castle 班機上,對著窗外拍的照片,此時接近凌晨 5 點,太陽剛剛露出了臉,帶著興奮、期待的心情第一次來到英國。
圖12
對於歐洲車站最大的印像,大概就是從這個視角望過去,一條長長的月台,上頭的屋頂如隧道般的視覺感受,圓弧放射狀的設計確實漂亮,28mm 雖然不夠廣,但透視感仍然強烈,也不會明顯感受變形過於離譜。
圖13
FF 全片幅的畫質自然不用多說,A7 體積輕小也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最後還是回到 “鏡頭本身的體積” 還是關鍵,隨身的特性就是 – 好背在身上,好開、好收,才會讓你想拍的更多。
圖14
我不曉得大家旅行時會拍哪些照片? 我有一個念頭是 – 看到值得留念的東西,我就會隨手拍一下,像是門票就是一個我最常拍的東西。 用微光下用手機拍畫質太差,用大台 DSLR 又太麻煩,此時方便性好的 A7II+SEL2870 就成為最好用的工具。
圖15
來到捷克布拉格,著名的 “黑光劇場 BLACK LIGHT THEATRE” 有機會一定要看的,我來布拉格二次都有特別來看,算是捷克非常有名的民俗文化。
圖16
不少人喜歡歐洲城市一個原因,除了融合古典藝術風格的建築外,同時地上鋪陳的石磚道路也是非常漂亮,即使是在布拉格最熱鬧的老城廣場區,房子外頭沒有難看的招牌更顯的街景漂亮,晚上再打個燈就更美了,此時散步在街道上格外的讓人愉悅,但是…,在治安較差的城市,如羅馬、巴黎等還是早點回家會比較好。
圖17. 布達佩斯 – 中央市場遊記
快速開機、快抓、快拍也很重要,沒時間讓你再把相機從包包裡面拿出來再做準備,前一刻還坐在餐桌上用餐、吃飯,下一刻起身往門口走去,預期不會拍什麼大風景,我習慣將相機先收進包包裡 (畢竟又大又重,省點力氣更好)。
但如果手邊沒有台輕巧、且畫質又好的相機,在這室內場合採用 1/160S 高速快門,感光度表現不佳的相機,終究會錯失良機,這張照片已經使用到 ISO 4000,一般類單眼表現一定難讓我滿意,就不用說手機、類單眼來拍照。
圖18. 布達佩斯一日行程遊記分享
布達佩斯的手扶梯真的蠻….,讓我印像深刻,速度真的很快,我踏上去前都要低頭看一下才站得上去,這種會讓我旅行感到印像深刻的小細節,我會想辦法透過攝影慢速度快門技巧,來記錄、表達當時的感受。
圖19. Hallstatt 奧地利唯美小鎮景點介紹
我說這張照片是在火車上,快速的拿出相機調整好曝光參數,你會相信嗎? 若不這麼說從照片裡頭無從判斷出來。
此時我從 Hallstatt 搭乘火車前往 Salzburg 路上,在趕車路上大多我都習慣將相機收在背包裡,比較好方便提行李上、下火車,若手邊沒有台順手的相機,看到這畫面絕對是來不及從包包裡拿出相機拍攝。
圖20
拍了一整天,很累,有時晚上繼續逛街,我會選擇帶輕巧的相機出門,到底晚上拍照機會,除了夜景外,似乎沒有特別值得帶著相機出門,此時輕裝便行的出門,成為晚上繼續逛街的考量。
圖21
夜間攝影吃重的是 “感光度的表現” ,感光度一但表現不佳,影響畫質自然照片欣賞起來也不甚美麗,如同前面提到的,若晚上出門只是為了散散步,隨意的遊走,帶著大台相機就顯得吃力,為此情況下,我還是選擇輕巧、畫質表現較佳的相機機身,鏡頭只是次要的考量。
圖22.東京六本木 – 森大樓夜景拍攝介紹
在東京六本木的「森大樓」,樓頂的 City Deck 是欣賞東京夜景非常棒的景點之一,到這裡是不準攜帶行李,更別提腳架了,就攝影的技術觀念上,考驗著「相機感光度表現」。
這時我使用 Sony A7SII,依然搭配輕巧的 SEL2870 這顆鏡頭,輕巧的組合讓我手持更穩,在 70mm 焦距下,搭配 OSS 鏡頭防手震,在 1/25s 慢速度快門下,依然穩定。
圖23
「輕巧方便又不失畫質表現」,這點必需是「機身 + 鏡頭」二者的組合,機身我可以選擇 A7S / A7R 來解決,但鏡頭卻是深入思考的問題,以目前 Sony FE 接環的鏡頭來說最輕巧的依舊是這顆 SEL2870,但光圈不夠大,廣角端略窄一些,畫質無法讓多數人滿意,但與機身整體組合評估下,我願意犧牲畫質等等,來追求更好的靈活使用。
= 廣角端夠不夠廣 =
.28mm 差了一些廣度
圖24
這顆 SEL2870 鏡頭的廣角端,最廣為 28mm,比起絕大多數的全片幅標準變焦鏡頭 24mm 相比,28mm 確實是窄了一點,這一點或許也成為這顆鏡頭普遍不看好的主因,也或許是商業考量而如此設計,畢竟一顆搭配 A7 推出的鏡頭,拆開來另外賣不到 10000 元的鏡頭,確實是便宜的入門鏡頭,所以這麼設計最廣角度 28mm 來說,雖然不是非常滿意,但也仍算實用。
圖25. 德國新天鵝堡 – 交通訂票遊記整理
28mm 是差了一點,總是有一些大畫面會稍微被切到,當然我是可以蹲下來、抬個頭就能解決,但構圖終究還是被限制一些,而且也比較費力氣,有時我們就是想簡單一些、方便一些,這樣子 28mm 就顯的吃虧了點。
.重點隨身攜帶方便
圖26
雖然我也覺得,28mm 拍個大景有點難,總是有一點覺得卡卡不自在,但若把這顆 28-70mm 鏡頭做為一個「隨身輕巧、好用好拍」的鏡頭,就不覺得 28mm 有什麼不夠廣。
要回到對這顆鏡頭的要求 – 輕巧、方便使用,我最初我入手Sony A7 就是希望它成為我第二台隨身攜帶方便的相機+鏡頭組合,而這顆 SEL2870 鏡頭與 A7II 組合下來也真的如我想像中的輕巧好用,當成旅行中隨手拍拍的相機來說,這樣子的組合已經是目前最好的考量。
圖27
將 A7II + SEL2870 這樣子的組合,定位為「最輕巧、畫質優秀」的隨身機,絕對是個不錯的考量,至於 28mm 是窄了一點沒有錯,先想想這樣子機身鏡頭組合目的,窄了一點就覺得不是太大的問題。
圖28. 希臘 – 米科諾斯島行程整理介紹
圖29
圖30.
圖31. 捷克 – 天文鐘遊記介紹
至於是否你將這顆鏡頭想像與我相同,這點每個人的要求是不一樣的,雖然我也覺得使用上總是差一點 (也許跟我太習慣使用 Canon 24-70mm F4L IS 這顆鏡頭有關),只要了解 28mm 實用範圍,我想你也會用的較得心應手。
= 望遠端實不實用 =
圖32
70mm 夠不夠用? 如果想要拍的真的夠遠,70mm 絕對是不夠用,同時絕大多數的全片幅標準變焦鏡頭,望遠端也只到 70mm 居多,少數如這顆 Sony FE 24-105mm F4G OSS 鏡頭,或是旅用鏡 Sony FE 24-240mm 才有超過 70mm,但通常體積不是變的更大更重,就是因為光學變焦倍數過大而畫質更差。
圖33. 捷克 – 聖維特大教堂遊記介紹
70mm 也真的感覺差上一點,想要將彩繪玻璃拍的更近一點,就是無法做到,畢竟歐洲的教堂非常大,有時要用較 「平視」的視角來構圖,也確實要的離的遠一點才能做到,所以也因離的過遠,70mm 是無法將畫面帶的更近一點。
圖34. 捷克 – 聖維特大教堂遊記介紹
但我們還是能透過照片放大、裁切的功能來做到這點,並不是完全沒有辦法,捷克布拉格的聖維特大教堂內的亮點 – 慕夏之窗,也是許多人前來朝聖的作品。
.70mm 戶外較為不足
圖35.捷克 – 天文鐘遊記介紹
布拉格的天文鐘是世界聞名的作品,結合了「科技、天文、人文、藝術」的作品,全界世獨一無二,站的稍遠一點,在 70mm 焦距下,還能將高處的天文鐘給帶到眼前。
圖36
下面這個是個 “月曆鐘” 分為內、外兩圈。內圈是由Josef Manes 約瀚.馬內斯於 1865 年所繪製,最內圈的為黃道十二宮圖,第二圈為農耕圖,代表 12 個月不同日子農民的生活,一年轉動一圈,而最圓心的為布拉格市市徽。
更多天文鐘的介紹我寫在這篇文章 – 天文鐘背後的故事與歷史,裡頭有非常詳細的天文鐘故事。
圖37.
提到布拉格的天文鐘,就不免要一起同樣有特色的「維也納音樂鐘」一同分享。 維也納可是學音樂的朋友心中的聖地,在市中心有一個音樂鐘,每整點都會有敲鐘的表演,但一定要正中午 12 點前來,一天中唯有這時刻,裡頭 12 位代表維也納國家歷史上重要人物的人偶,都會在這個時候輪番出現一次。
當然離的遠了些,70mm 是無法看的更清楚,不彷參考這篇維也納音樂鐘背後的故事,裡頭有更多的音樂鐘的歷史,以及這 12 位人偶的照片都在裡頭嘍。
.70mm室內顯得實用
圖38
70mm 戶外是稍微難使用一些,但是室內場合顯得好用,這張照片是在匈牙利 – 聖史蒂芬教堂裡拍攝,此教堂為紀念匈牙利開國 – 國王聖伊什特,所建立的教堂,裡頭最著名的就是上圖 38 的「聖右手」,為該國王的右手腕,用製作木乃伊的方式保留下來的聖物。
由於現場是有拉起圍欄,也無法離的太近拍攝,但是在 70mm 焦距下,還算是能將裡頭的右手手腕給清楚拍的下來,若想要看更多有關這教堂背後的故事,也可以參考我這篇 「布達佩斯 Budapest 聖伊什特萬聖殿」 介紹。
圖39
70mm 室內好用得多,我想只要用過類似焦段鏡頭的朋友,多少也能感受得到。
.壓縮感表現不錯
圖40.德國新天鵝堡 – 交通訂票遊記整理
所謂的「壓縮感」是,透過長焦段將近、中、遠三個不同距離物體「壓在同一個畫面」,使得彼此之間的距離在照片中消失,形成像上圖 40這種構圖視感,遠處的新天鵝堡與離我較近的森林,彼此之間的距離消失的構圖,這種感覺就是常說的「長焦段造成的壓縮感」,我蠻喜歡這種鏡頭帶來的特性來構圖。
圖41
刻意的使用壓縮感,讓遠處布滿藤蔓牆面成為女主角身後的背景。
圖42
圖43
類似的手法可以不斷的運用,將遠處的風景「拉近一點、更靠近照片中的主且」,就形成一張照片的背景畫面,同時長焦段景深較淺也能使構圖更單純一些,這些都是長焦段鏡頭的特性。
圖44 Hallstatt 奧地利唯美小鎮景點介紹
類似的方法也能用在風景攝影,壓縮了湖面與遠處碼頭之間的距離,以及遠處的山景,讓「湖面、碼頭、山景」同時出現在相同畫面裡。
圖45
只要運用這種簡單的鏡頭特性,拍攝風景也可以不再只有「大廣角構圖唯一方法」。
圖46. 希臘 – 米科諾斯島行程整理介紹
70mm 壓縮感還算是明顯,將原本就十分擁擠的米克諾斯巷弄,顯得更加水洩不通,造成更誇張的視覺遊戲。
圖47
當然,我還是會心裡想要更強一點的壓縮感,好讓這座上頭鎖著滿滿的愛心鎖的陸橋更加「擠壓一些」,會更顯的誇張,但 70mm 表現已有明顯的效果,重新思考這顆 SEL2870 鏡頭角色,我想這已經是最平衡訴求的表現。
= 光圈夠不夠大 =
圖48
F3.5-F5.6 是市面上絕大多數的變焦鏡頭配備的最大光圈值,少部分的則是稍大一些,如 F4.0-F5.6,或是如 Sigma 17-70mm F2.8-F4.0 這種少數較大光圈鏡頭, F3.5-F5.6 最大光圈範圍夠不夠大? 我想算是標準,並沒有比其它顆鏡頭來的不足。
.安全快門 + 防手震
與其在意 F3.5-F5.6 光圈夠不夠大,倒不如去專注在快門運用是否得宜,只要每張照片思考一下「安全快門」,並且將防手震觀念放進來思考,光圈即使不夠大,也能解決拍攝時問題,若不了解什麼是安全快門,參考我過去寫過的如何計算安全快門與防手震計算,你會更了解如何手持使用慢速度快門。
圖49
光圈不夠大,沒關係,多多擅用 “安全快門 + 防手震”,也能解決光線不足的狀況,廣角端最大是 F3.5,絕大多數變焦鏡頭也是這光圈值,在傍晚微光下,了解現在僅用 28mm 焦段,我僅使用 1/25s ,最後ISO 僅需使用 ISO 1000,完成這張照片曝光。
圖50.倫敦 – Lobster 龍蝦餐廳遊記介紹
70mm 下,光圈最大為 F5.6,我採用 1/30s 快門,在防手震的的效果下,也能維持穩定、清析的畫面,但餐廳非常的昏暗,也必須使用 ISO 5000 以完成這張照片曝光。
圖51
28mm 下,使用最大光圈 F3.5,我刻意的使用 1/5s 快門速度,最後感光度使用 ISO 3200,在鏡頭 OSS 防手震與機身五軸防震下,依然獲得穩定的照片,但在這樣子的情境下要留意海風很大,在這麼慢速度快門下更要小心。
.大光圈 V.S. 防手震
大光圈與防手震哪一個比較重要? 很多人都會選擇「大光圈」,原因無他有二個,其中一個是「較淺的景深」,另一就是「更大進光量」,最後所需的 ISO 也低,雖然這麼說是合情合理,但如果某些主題「強調較大景深」或是「景深在該場合無需考量」,防手震就比大光圈來的重要。
圖52
F7.1 搭配 1/25s 快門速度,需要 ISO 4000 才能完成這張照片曝光,ISO 4000 確實不是個理想的感光度表現,也好在 FF 全片幅的 A7II 硬體規格下依然有著紮實、穩定的表現。
圖53
此時在 32mm下,光圈能使用F4.0,我刻意的使用 F5.6,讓景深大一點,背景能清晰一點,在快門一 1/40s 下,最後感光度為 ISO 5000。
也許我會有 F2.8 光圈可以使用,但就算有,在這個例子我也不會使用,在於背後的教堂壁畫同樣重要,使用太大的光圈,將會使得景深不足,雖然換來較好的畫質,但不符合這個主題使用。
圖54. 希臘 – 雅典完整行程整理懶人包
在 28mm 下,我不使用 F3.5 而使用 F5.0 ,以獲得較大一些的景深,讓靠近照片下方的地面紋路能更清楚一點,再搭配較慢速度快門 1/30s,最後的ISO 4000 獲得充足曝光。
不要一直把 “大光圈永遠是好事” 當成心中唯一的教條,若你是拍攝像是動態攝影、極光、銀河等主題,當然是對的,但有時反而是在夜間使用較小的光圈,以獲得稍大景深,此時大光圈在這裡並沒有特別的優點。
= Sony SEL2870 結論 =
圖55.希臘 – 米克諾斯島行程整理懶人包
這顆鏡頭代號 SEL2870,規格為 28-70mm F3.5-F5.6 OSS 鏡頭,稱不上非常好用,或是多功能的入門鏡頭,但也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不好使用,只要能了解「28-70mm」這種焦段的實用性,以及防手震的特性,最後考量他的輕、巧體積,你會發現他遠比你認知中的好用,端看你會不會用它。
圖56
並不是說…,這裡就一定得要是 “很會拍照的人,才會知道怎麼用它”,我從來不認為高貴的相機、鏡頭就一定要很會、擅長拍照的人才佩得上,也不會說初學者就不能使用畫質好、功能性好的相機,絕對不是這意思,通篇是想與你分享一個觀念:這顆鏡頭我用的很習慣,了解它的特性。
所以這麼一使用,也就用了 1-2 年,陪我去過不少地方。
圖57
輕巧的體積,讓我隨時都能掛在胸前,隨時看到什麼想拍的東西,一拿起來就快速拍下。
圖58
另一方面,也因為這顆鏡頭搭配著 Sony A7 機身,體積非常的輕巧,畫質一樣表現滿意,成為我出國旅行最好的隨身機,即使在空間狹小的飛機裡頭,也不會覺得體積過大、過重而覺得麻煩,我想…,這才是我對這顆鏡頭最大的期待。
圖59.
如果有機會,我會再買一顆…,希望它不要這麼快就停產,或著是…,至少再出個 2 代,廣角端再廣一些、畫質再好一點,我想這會是我下一顆 Sony 相機鏡頭的期待。
以上有關這顆 Sony SEL2870 Kit 入門鏡頭,這 2 年下來的使用心得,給你參考,希望能透過我自身的長期使用經驗,帶給你更多對這顆鏡頭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