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 精選文章 |
---|---|
Sony A7 相機介紹 | Sony A9、A7R3、A73 比較 |
Sony A7RIII 開箱介紹 | Sony A7 購買建議 |
Sony A7II 長期使用心得 | Sony A7 通用教學 |
Sony 相機鏡頭文章整理 | 2018 Sony 相機採買推薦 |
圖01
Sony A7SM2 也就是 A7S 第 II 代,A7S 屬於 Sony FF A7 全片幅系列,強調低畫素、高感光表現,擁有 409600 高感光度,在極端攝影主題都能獲得穩定的畫質,而 A7S II 代更新增五軸防手震、4K 錄影以及改善對焦性能,底下簡單的為大家介紹 A7S II 代 (以下簡稱 A7SM2) 的開箱介紹。
延伸閱讀:Sony A7II 使用一年的心得分享
Sony A7SM2 開箱介紹
圖02.
打開箱子後,會先看到說明書、保證書。
圖03.
機身與背帶、充電器等配件,各自放在不同隔層,而 A7SM2 沒有搭配 KIT 鏡組合,盒子會稍微小一些。
圖04.
多國語言說明書,以及快速上手手冊。
圖05.
主機以及所有配件如上圖 05。
圖06.
A7SM2 有隨機搭附座充充電器,現在 Sony 相機絕大多數並不附座充,全都改為機身 USB 充電,同時也附上二顆歐規轉接頭。
[線上課程終生看] 10 堂課 940 分鐘攝影入門全解析 + 480 分鐘 LR 編修入門,限時特價 $6990 點我報名 |
圖07.
A7SM2 標準配件為 2 顆 NP-FW50 電池,以及 USB 充電器一組。
圖08.
NP-FW50 是 Sony 相機有史以來最長青、也最實用的電池,自 Sony A55、NEX 系列上市,往後的 EVIL 相機全採用此顆電池。
圖09.
旅充規格,充電速度蠻快的,最大輸出 5V/1.5A。
圖10.
最後的配件為背帶,以及線材固定架。
圖11.
當你的機身要連接 USB / HDMI 時,就需要這固定架,讓外接線材時更堅固穩定。
2019 年數位攝影入門,全文自由開放閱讀,建立起你的攝影基礎與架構 -> 點我看文章 |
圖12.
個人是私心的覺得,A7 應該要不同規格,要有不同的背帶,這樣子背出門的辨識度比較高。
圖13
A7SM2 有效畫素為 1200 萬畫素,感光度最高達 409600,擁有五軸防手震、4K 錄影,以及改進對焦性能,同時也改進了 A7S 一代的缺點,比起前代操作性更好等諸多優點。
圖14.
機身左側面為 NFC 感應處,以及 SD 卡插槽。
圖15.
A7 第二代,無論是 A7II、A7R2、A7SM2 外型全都採用相同外形設計,背面為 3 吋翻轉 LCD、EVF 觀景窗以及各項速控按鍵。
圖16
機身右側為各項接頭,如 USB/HDMI等。
圖17.
機頂維持與其它款一樣的設定,唯有轉盤與 A7II 稍有不同,多了防誤動的按鍵。
圖18.
機底為電池座、腳架孔,而 A7 II 代系列也加深了把手深度更好握。
圖19.
A7SM2 記憶卡支援至 UHS-I ,若是要用於 4K 錄影,建議至少要擁有 U3 ,也就是每秒有 30MB/s 寫入速度記憶卡。
圖20.
電池採用 NP-FW50,若你是過去 Sony EVIL 相機,昇級至 A7SM2 電池都可以接著使用。
圖21.
Sony A7 系列一直蠻低調的,就連型號也設計在內側,從外觀不容易看出來。
圖22
側面是 HDMI 輸出以及 Micro USB 充電埠,可以搭配行動電源充電,一邊錄影,大大提昇實用價值。
圖23.
旁邊為 MIC 麥克風輸入,以及監聽耳機,對於錄影需求大的朋友就知道,有監聽耳機很重要,能隨時調整收音品質。
圖24.
EVF 電子觀景窗為 236 萬畫素 XGA OLED ,細膩度表現不錯,放大倍率 0.78 倍,以及蔡司鍍模減少反光現像,同時採用軟性橡膠材質,一整天靠在眼睛旁邊比較舒適一些。
圖25
LCD 螢幕為 3 吋 TFT 122 萬畫素,可以調整上、下角度,同樣的不支援觸碰功能,對於第 2 代產品最後發表的 A7SM2,不支援觸碰仍是可惜。
圖26.
A7S 系最主打 “低畫素、高感光表現” ,擁有 409600 高感光度表現,實在是市場上無人能出其右,非常適合微光下攝影主題,如銀河、極光、螢火蟲等常見的主題,而 A7SM2 新增了 4K 攝影以及五軸防手震,畫質再次提昇超越 A7S 。
圖27.
介紹完主要規格,來談談我對 A7SM2 操作介面設計觀感,在 A7SM2 購入之前,我已經用了一年多的 A7II,對 A7 系列已不陌生,相信能提供給準備購入的人一些心裡規畫。
首先我最不滿的就是曝光模式轉盤,中間多了 LOCK 鎖,要轉動前得先壓住才能旋轉,說真的…,我個人認為實在多此一舉的設計,美其名是怕誤轉動,但以我這十幾年用過十幾台各式相機,發生誤轉動的機率還真的低。
圖28.
C1 與 C2 鍵設計的非常實用,C1 鍵我常設定為 AF-S / AF-C / DMF 對焦模式,C2 設定為對焦點切換,大大提昇操作速度,同時曝光補償轉設計在右手大姆指位置,操作速度也很快且直覺。
圖29.
快門釋放鍵按壓的觸感我覺得還算不錯,半按快門也不會太淺而觸動快門,而速控轉盤設計在前方操作也很快,這點沒什麼問題,不過我覺得第二代 A7 最大的設計錯誤之一,就是 POWER 鍵設計的方式。
雖然放在快門鍵旁邊,不但操作快且也省空間,但說真的,放在包包裡經常不小心撥動而開機,電力不知不覺就掉了非常多,要用時才發現,這點希望未來 A7 第三代能改善。
圖30.
C3 鍵設計在上方前傾的面板上,同時預設是照片放大,這點來看是更好的設計,輕按一下就能放大照片細節,比起初代 A7 更快且好用。 第二速控轉盤我覺得仍是不夠理想,滾輪設計的太淺,有時要轉動它顯的不夠順手。
圖31.
AF/MF 以及 AEL 切換透過一個撥桿來改變模式,AEL 在點測光下,可以視為 “測光”這動作,AF / MF 模式下,輕按中間按鍵,可以快速切換為 MF 手動對焦。
圖32.
中間的滾輪,我是設定為 ISO 調整,事實上還真的非常好用,若這麼設定,A7SM2 相當於有三個速控轉盤,在 M 模式下,能快速調整快門、光圈以及感光度,這點不得不說是第二代 A7 非常棒的設計。
圖33.
Sony 在 A7 產品線設計,不得不說,用了最精簡的設計,同時設計三種完全不同的產品屬性,只要裡頭的感光元件一換,機身外部設計完全一樣,就能作出明顯的產品定位,滿足不同需求玩家,本文最後簡單為你比較 A7 / A7R / A7S 三種產品線的差異。
A7 II:入門全片幅選擇
A7II 是所有 A7 裡頭最入門機種,價格便宜吸引使用者入門,2400 萬畫素、五軸防手震等重要規格也都具備,也是最早推出的機種
A7RII:高解像力機種
A7RII 擁有 4200 萬高解像力表現,是三台裡頭最高畫素,擁有最強的混合式對焦,同時 4K 錄影、五軸防手震是其特色,是三台中規格最齊全、價格也最高的旗艦機種。
A7SII:高感光表現機種
A7SII 僅有 1200 萬畫素,但擁有 409600 最高感光度表現,想要一台微光下表現仍然優異的機種,只有 A7SII 最佳選擇,而也擁有 4K 錄影、五軸防手震,唯一可惜是並無相位對焦點,在對焦性能上略輸 A7II。
以上是 Sony A7SM2 簡單開箱介紹與產品說明,給你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