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A7II 這台全片幅主機,雖然不是我最主要使用的相機,但卻是成為我好一段時間,身上的第二台主機,同時間也使用 Canon 5D3、Canon 5DS 做為使用上的對比,直到 2018 年,將手邊的器材,全都更換為 Sony A7R3,我的 Sony A7M2 才算是換了下來,底下對於 Sony A7M2 的使用心得,主要將以「隨身第二台主機」使用方式來介紹。
我的全片幅相機使用回顧
- Canon EOS 5D3,2012-2014 使用體驗分享
- Sony A7M2 適合當旅行隨身機嗎? 6 國自助旅行記錄,心得分享
- Canon EOS 5DS 使用心得,5000 萬像素欣賞照片新體驗
- Sony A7S2,將會是陪我最長的一台全片幅相機,難以取代的夜拍主機
- Sony A7R3 ~ 會是我目前評價規格、功能最好的主機
= 入手的原因 =
.旅行隨身機的想法
圖01.
自從 2013 年開始嚐試歐洲助自助旅行,我總是希望把最好的器材帶出門,從那時開始,無論去什麼國家,無論帶什麼主機,我總是會帶一台「輕巧的隨身機」在身上。
因為在旅行過程中 (特別是自助旅行),會有很多時候,並不是很方便拍照,尤其是在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找路趕路等過程中,身上背著包包,雙手托著行李,這時並不是很方便,拿出單眼相機拍照,這時身上輕巧的隨身機,就顯得很重要。
圖02
早在 2013、2014 年時,那時的手機拍照的表現依舊不夠好,任何喜歡拍照的人,都不會太滿意手機相機帶來的品質,在早些年一台隨身的相機,無論是 1 吋感光元件的類單眼相機,或是輕巧的 M43/APS-C 片幅主機,表現出來的結果,還是手機相機所不能比擬的。
圖03
再加上 2013/12 那時,在英、法、義自助旅行一個月的經驗,身上帶了共 3 組相機 (5D3 + 650D + A7),回國檢討這段旅行,深感到實在太麻煩,於是在隔年 2014/10 準備再一次歐洲自助旅行時,就盡量想著一個想法 – 身上的東西越是輕巧越好,不但旅行過程更加方便,同時也能拍的更多、旅行過程中也越安全。
圖04.
於是,在 2014/10 第二次自助旅行,這次行程經過「希臘、匈牙利、奧地利、捷克、德國」,行程比前一次更多、更忙、更緊一些,我這次主要拍攝的主機為 Canon 5D3 + 24-70mm + 16-35mm + 70-200mm (皆 F4.0) 為主要拍攝器材。
至於隨身機嘛,我想說那就輕巧一點,選擇了 Samsung NX3000 做為隨身拍照的主機,僅搭配 16-50mm 鏡頭隨身記錄也十分夠用,加上 APS-C 片幅規格下,輕巧、方便的特性,成為我這一個月來的隨手記錄的相機。
.錯了,不該這麼考量
圖05.
做為隨身機有二個條件「輕巧好操作」「畫質有水準」這二個要求,以當年我手邊的器材,Samsung NX3000 算是較好的選擇,我對它的要求,就是這二點就好,自然不會用「全片幅相機」的標準來要求它的畫質,同時操作性的表現,我希望他簡單好用就好,這點….,至少在那趟旅行,一直都有做到這點。
但是,真的就是那個但是…,到了希臘第…,不知道第幾天,我來到了本次希臘旅行最期待的景點 – 聖托里尼島,最北邊的小鎮 – 伊亞 OIA,我是為了這個全世界最美的日落,大老遠飛來希臘,又再搭了二段的遊輪,辛苦轉車數次才抵達這個景點。
圖06.
這裡,就真的跟網路上看到的照片「一模、一個樣」,為了要把握住最美的時刻,中午一抵 OIA ,旅館 Check in 完成,喘口氣,馬上背著相機搭著公車,抵達後再照著 Google Map 資訊,花了一點時間,趕在日落前提達這裡,剛好也卡了個不錯的位置,才得到這麼美的作品,一路從下午三點,拍到入夜九點多,再搭著公車回到旅館。
[線上課程終生看] 10 堂課 940 分鐘攝影入門全解析 + 480 分鐘 LR 編修入門,限時特價 $6990 點我報名 |
圖07.
由於從中午過後到晚上九點,也真的為了趕時間、拍照,沒有時間好好停下來吃頓飯,忙了一整天到了現在,想說就帶著隨身機,輕巧一點出門,於是回到旅館,放下了我的 Canon 5D3、鏡頭與腳架等等,只帶了台輕巧的 NX3000 出門,由於時間也晚了,就想走遠一點,繞繞 Fira 這個城市,同時看看哪裡有值得坐下來吃頓飯,當作是自己一整天下來辛苦的報償。
.小而美的意外
旅行中有趣的一點,就是一些「小而美的意外」,只要每天遇上那麼一次也好,過了數年回想起來,這些我稱之為「小而美的意外」,反倒成為與他人分享旅行樂趣中,不斷一提、再提的回憶。
「那個小而美的意外」就是這個時候,正當我邊找著餐廳,一邊逛逛 Fira 這個城市同時,讓我意外看到這個城市最美的角度,距離最熱門的主街有段距離的山坡上,才能用這樣的距離與高度,欣賞 Fira 這城市夜裡燈火通明的這一面。
圖08.
真的沒想到,晚上這裡竟然這麼美,讓我蠻意外的,如果我預先知道的話,那麼現在身上就不會只帶這台隨身機出門,同時還沒有三腳架在手邊的情況下,只好盡可能的降低快門速度的運用,以得到最好的畫質,但最後的成果,終究是不如全片幅相機的細節表現,或是搭配三腳架完成的作品那麼精緻。
「唉,當時真不應該偷懶不帶更好的相機、腳架」,但這麼想也來不及了,我當下是可以辛苦一點,花個十來分鐘走回旅館拿器材 (再加個相同的時間走回到定點),但從早上自米克諾斯搭船前來這裡,自下午到晚上又拍了大半天,無論是精神、肉體也好,其實都蠻疲憊的,若剛剛在旅館出發前,我知道這裡有這麼漂亮的夜景,我是否又會帶著相機、腳架嗎? 也許也不見得會有力氣帶出門。
當然,後面這些想法只是心中的小劇場,一部分是感到因自己的偷懶而後悔,另一部分也給自己找了開脫的理由,但拍完這張照片後,我自己心裡也下了個決定 – 未來即使是我的隨身機,我也要是全片幅相機,才能夠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獲得更好的畫質,以記錄每一次那個「小而美的意外」。
= 入手 Sony A7M2 =
有了這二次,為期各 1 個月的歐洲自助旅行的經驗後,我心裡一直想著…,下次出國,即使是身上的隨身機,也要攜帶全片幅主機,才不會錯過任何一刻「小而美的意外」,但是以當年 2015 年,要「輕、巧、方便攜帶」的全片幅相機,也只有 Sony A7 系列才最為適合,加上 2013 年也曾經用過 A7 遊歐一個月的經驗,心裡已經將目標放在當年度最熱門的全片幅主機 – Sony A7M2
圖09
2015 年 9 月,那天入手了,搭配的是 SEL2870 這顆 Kit 鏡頭,就這樣子使用了好一陣子,我對 Sony A7M2 這台的定位是 – 隨身輕巧全片幅主機,重點在「輕巧」,所以我並不考慮另一顆 Zeiss 24-70MM 這顆鏡頭,若選擇這顆鏡頭,整體的體積又將增加不少,所以在決定購買 A7M2 之前,我已經打定了主義,未來就只搭配這顆鏡頭使用。
底下的照片,皆由 Sony A7M2 來拍攝。
= 2016 中歐旅行 =
2016 中歐旅行,是攜帶 Sony A7M2 第一次出國的機會,這次同時期攜帶的主機還有 Canon EOS 5Ds,機身較大且笨重一些,若再搭配鏡頭使用,並不方便隨身攜帶,這次旅行,就考驗 A7M2 做為隨身機是否稱職最好的機會。
圖10
搭乘飛機,若有在記錄旅行點滴的話,就會知道在機艙內拍照真的非常辛苦,昏暗、晃動、擁擠都是挑戰你拍照時的耐力,以及機身性能的表現。
ISO 6400 的表現上,以 A7M2 來說仍算是保持穩定畫質的水準,若是 1 吋類單眼相機、APS-C 規格單眼,在 ISO 6400 都很難讓我表現,過去在機艙內不大想拍的主題,現在有了 A7M2 後,就再也不是件難事。
圖11. 德國/慕尼黑/老彼德教堂
每到一個城市,登上教堂屋頂,對我來說都是件很期待的事情,教堂在過去,通是該城市最高的建築,能在高處俯瞰整個城市,猶如上帝視野欣賞一座城市,但要登頂大多都是在狹小的樓梯間一步、一步走上去,這時身上最好盡可能輕、巧一些,帶著 A7M2 就顯得方便多了,同時陰暗的角落,隨興的使用高光度 ISO 4000 ,也不用擔心畫質太過鬆散、毛燥讓人不悅。
2019 年數位攝影入門,全文自由開放閱讀,建立起你的攝影基礎與架構 -> 點我看文章 |
圖12. 捷克-布拉格/黑光劇場
隨身機的用意是 – 隨時記錄旅行任何大小事,時時掛在胸口、放在手邊,好拿、好收,你才會隨時想拿出來拍,看到什麼都拍,如果失去這優點的話,其實…,你並不會想拍太多東西,光從包包拿出來 都費上不少時間了,你還會想拍嗎? 不會。
圖13. 捷克-布拉格
捷克著名的路邊攤美食 – 肉桂卷,有些則是會裹上不同的口味,像是這個是覆蓋上巧克力醬,有的裡頭還會塞上冰淇淋在裡頭,2016 年的價格,約是 130 捷克克郎,來到捷克是一定要品嚐的美食。
圖14. 匈牙利-布達佩斯
來到布達佩斯印像深刻的一點 – 速度超快的手扶梯,踏上去之前得要「看一下」,搭過幾次的經驗後,就想把這個「速度感」呈現出來,快速的操作曝光參數、對焦與構圖,完成這張作品。
圖15. 匈牙利-布達佩斯
第一次搭乘 UBER 不在國內,反而是在國外,才驚覺 UBER 在國外旅行很方便,使用 APP 叫車很方便,也不用跟司機交談,更不用拿出現金付款,還能預算車資,安全便利性很高,也是自這時候開始,往後出國一但有需要叫車時,我通常會選用 UBER 居多。
圖16. 匈牙利-布達佩斯
這張有點可惜了,拍的太急、太快。 在不同國家搭地鐵,不同國家文化、民情不同,以匈牙利來講,是少見地鐵站進出口有站員驗票、查票,甚至難得會見到,在地鐵站內遇上便服查票職員,這種非常臨時意外的畫面,也真的需要你總是把相機拿在手上才能記錄得到的畫面。
圖17. 奧地利-薩爾斯堡
我的身高 170cm,並不算高,而面對這個小便斗,登上前我猶豫了一下 – 竟然比想像中的還要高一點,上一次讓我有點吃驚的是在荷蘭史斯普機場男廁 (荷蘭人平均身高是全球最高的國家),想不到奧地利薩爾斯堡中央車站的男廁,也讓我嚇了一跳。
圖18. 奧地利-薩爾斯堡
隔著玻璃拍攝,通常相機容易對焦在玻璃上,這時快速切換至「MF 手動對焦」會更快一點,這種機會不多,在旅行途中偶爾還是會遇得上,A7M2 機身設計,方便我快速切至 MF 手動對焦來完成這件事。
圖19. 奧地利-哈斯塔特
2400 萬像素,在 FF 大片幅主機下,放大照片細節也更細緻一些,比如這張照片,是為了記下 Hallstatt 船班時刻,使用 2400 萬像素,稍作「栽切」後,上頭的數字也十分銳利、清楚,這點特質來說,APS-C 片幅也能表現得不錯,但如果如 1 吋感光元件的類單眼相機,可不見得裁切後的細節能讓我滿意。
圖20. 奧地利-哈斯塔特
準備搭車離開 Hallstatt ,回到旅程一開始的起點慕尼黑,背著大包背包,托著 30 吋的行李箱,此時我早已經把重要的相機、鏡頭放進包包裡,這段「搭車移 動」的旅行記錄,身上的 Sony A7M2 成了非常稱職的伙伴。
圖21. 奧地利-哈斯塔特
在移動中的火車,更考驗操作技巧,相機本身設計非常重要,A7M2 雖然我並不是很滿意,但是快速的調整曝光、對焦…,還算…勉強夠用,少了「十字搖桿」,螢幕無法觸碰,確實在對焦上有些麻煩,這點一直是我使用 Sony A7M2 最不滿的地方。
好在 A7M2 共有三個滾輪,分別控制快門、光圈以及感光度,在曝光調整上非常方便,這點稍稍彌補了 Sony A7M2 操作性不佳的缺點。
圖22. 奧地利-哈斯塔特
Sony A7M2 操作設計,實在是很不理想,當你相機「打直幅拍攝」你就知道了。
對焦點的移動,你可以透過「前滾輪 + 後滾輪」來移動,分別控制「X 軸與 Y 軸」移動,若是橫幅控制還能記得起來,一但相機打直幅拍攝,你腦袋一定會跟我一樣 – 哪個滾輪是控制左右移動,哪個又是上下移動? 你一定會錯失一些時機,用了二年下來,我還是一直記不起來。
圖23. 奧地利-哈斯塔特
3 月的奧地利山區,冬雪還沒完全消退,有些涼意卻不會讓人四肢不適,真的是非常漂亮,過了好幾年的今天,看到照片還是讓我回想起當下,美景讓我感到驚豔的感動。
但是相機不聽話了,不知為何第三滾輪一直不定期的亂轉動,有時不去動他,他會自己「轉個幾下」,偏偏用手去轉動他,他又「不規律」的跳動。
我這顆按鍵是設定為 ISO 值,當在拍照時,他偶爾會「自己亂跑」,當我要轉動它當下,轉了不是沒反應,不然就是「轉動的太快太急」,當下非常生氣、生氣再生氣,才買沒半年就發生這種狀況,這時讓我對 Sony A7 品質,第一次打上了「?」。
圖24. 奧地利-薩爾斯堡
較淺的景深表現,在旅行記錄上還是蠻重要的,一來帶出場景,其次透過較淺景深,來與背景做個「切割」,這真的只有片幅越大的主機,才能做得更加明顯。
圖25. 德國-福森
對焦速度、畫質,我想是多數人在意的二大點,說真的,整體拍照速度上,類單眼相機還是差上不少,當拿起機身性能更好的主機,抓了、對焦、按下快門,速度就是流暢,機身運作上沒有太多遲疑,更容易抓到更好的畫面。
圖26. 德國-福森
高感光表現,不只是在「高感光度」的要求,在 ISO 800、ISO 1600,甚至在 ISO 3200 左右,能否讓你感覺「舒服」,畫面「紮實」也蠻重要的,以這例子來說,充滿霧氣的環境,包圍著街燈,更均勻的散發出溫暖的色調與光線,在 ISO 1600 下畫面依然乾淨,將照片放大後更是感動。
圖27. 德國-慕尼黑
對焦,不夠好,真心覺得「不夠好」,在「抓拍」的時候就不時會出現這種狀況,相機已經出現「合焦指示」,最後的結果讓人失望,特別是拍完當下,僅透過 LCD 螢幕匆匆瞄了一眼卻沒細看,回家整理照片就後悔莫及,前後共 15 天的旅程,每天使用 A7M2 拍攝,不時會發生這狀況。
一開始是覺得,應該是我操作不夠熟悉,當下檢討自己拍的太急太快,但是這問題往後不斷的發生,我才開始對這台 A7M2 ,心裡慢慢的扣分,遲早也該把這台給換掉才行。
= 2016 英國自助旅行 =
圖28. 英國-倫敦
同年的 6 月,臨時規畫一場英國自助旅行,是真的蠻臨時的,規畫的時間並不多,來的天數也不長,身上使用的器材,包含相機、鏡頭,甚至是背包等等,也都跟 3 個月前的東歐旅行差不多,隨身機自然攜帶著 Sony A7M2。
圖29. 英國-倫敦
使用高感光度場合,也真的無所,不在,越是具備漂亮的氛圍、設計的餐廳,你越是仰賴高感光度帶來的優勢,ISO 5000 的需求下,A7M2 真的是蠻讓人滿意的,在當時來說 A7M2 的表現也真的名列前茅,雖然對它的操作表現不夠滿意,想想它的體積、性能表現,我還是蠻開心將 Sony A7M2 當作隨身機的決定。
圖30. 英國-倫敦
「回到隨身機」的想法,跟自助旅行中做的結合,為何會有「隨身機」的需求,難道一般的單眼相機做不到嗎?
圖31. 英國-倫敦
自助旅行過程中,搬著行李,一站又一站的移動,同時間又要拎著行李步行上、下樓,真的是蠻辛苦的部分,除了大行李箱之外,你身上或多或少也會有其它的背包,背著一台相機,在行走過程中身上的相機確實是一種負擔,之所以我不會用「累贅」來形容,是因為單眼相機提供的畫質表現,真是讓人滿意,就不能用累贅來形容它。
圖32. 英國-倫敦
但是,確實搬著行李箱在旅行過程中,你會花費較多的精力在上頭,同時邊找路、邊找火車、等車、上下火車,身上越輕巧、越好,若是對拍照不甚在意的,就會把相機收進包包裡,改用小相機,或是手機來記錄旅程;但倘若你跟我一樣,希望旅途中每一張拍的照片,都是高畫質記錄,那麼一台好的隨身機就很重要。
圖33. 英國-湖區
光線充足條件下,任何相機都能表現的不錯,甚至是手機相機也能做得非常好,也許…,你並不會想要有「隨身機」的要求,甚至是一台「全片幅隨身機」的打算,但我們也知道,不可能總是在條件不錯的情況下拍照,器材的選擇與準備,都是為了任何一刻..,無論條件是好是壞的拍照條件下,做好準備,就不會選擇..,好天氣用一台相機,不好的天氣用另外一台相機,這樣就顯得麻煩沒必要。
圖34. 英國-倫敦
另外,當你的輕巧的隨身機畫質表現,也符合你主要拍攝時採用的硬體 (比如說這次旅行,另外一台主要用來拍照的相機,我所使用的是 Canon 5Ds),那麼有些輕鬆的逛街行程,我僅會攜帶輕巧的隨身機出門,而將又大、又重的攝影器材與背包,留在旅館、飯店裡。
圖35. 英國-倫敦
「你總不希望,手邊用來記錄旅行的照片,一些畫質好、一些畫質差吧」,這是我當初選擇 FF 全片幅相機,做為隨身機時的想法之一,有時就像這種「輕鬆、逛街的行程」,真的不大需要背著又重、又大的器材出門,選擇一台輕巧相機,也不希望今天一整天拍攝的照片,畫質表現自己又不接受。
至少,我會希望,在旅行每一天,依需求來攜帶相機,功能性、畫質都能符合每一天的行程,未來在整理照片、運用照片,每一張照片的品質,都在一定的水準之上,即使是任何一張做為旅行記錄的照片,也都有非常好的品質。
圖36. 英國-倫敦
讓我想到 2013 那年 12 月,帶著三台主機遊歐一個月,回到家整理照片,才覺得有些照片,是採用較差畫質表現的 Canon 650D 所拍攝,當時心裡有點後悔,應該每一張照片,都該有最好方式保存下來,或許有了那次的經驗,我才會希望…,手邊輕巧的隨身機,畫質表現上,也應該要盡可能表現的最好,讓每一張照片都有它最精采的記錄。
= 2016 希臘自助旅行 =
2016 這一年比較精采的點,3 月的中歐旅行、6 月的英國自助,以及緊接而來的 9 月希臘自助旅行,這三次旅行所攜帶的器材都一樣,主要拍照的機身為 Canon 5Ds,隨身機為 Sony A7M2 + SEL2870mm 這組合,也都是因為出國的機會,才會將 A7M2 作為隨身機的設計。
圖37
對於 Sony A7M2,我很放心的使用 ISO 6400 以下任何一級的感光度,表現絕對是非常穩定,放大照片細節也出色,未來在飛機上拍任何照片,我都很放心的使用 A7M2 這台相機,又是在狹小的機艙位裡,一台輕巧小的主機真的非常方便。
圖38
手動對焦真的也蠻常使用的,我還是喜歡鏡頭上有 MF 切換的開關,Sony A7M2 擁有「峰值對焦」,合焦的區域會呈現紅色線條,代表該區域是對焦區域,當然你可以改成其它的顏色,若擔心自 DSLR 切換來 Sony A7 會有操作不習慣的問題,我覺得這點擔心是多餘的,完全不用在意這件事。
圖39
好吧,相同構圖下,全片幅相機景深會較淺一點,即使不用大光圈鏡頭,在 28mm / F3.5 拍設條件下,景深非常淺,容易帶進背景,輕鬆的將主體與背景做切割,以凸顯背景。
這種拍照、操作的感受,在 APS-C 上不容易達成,以等效焦距來拍出相同構圖,約是 18mm 左右,但因為實體焦距縮小小,拍攝距離改變,景深自然會比全片幅採用 28mm 焦段來得大,除非使用更大幾級的光圈 (如 F2.0),不然要拍出這樣子的旅行記錄照片,並不容易。
圖40. 希臘-雅典
五軸機身防手震,搭配 SEL2870mm ,約可達到 4 級左右的防震計算,在 70mm 焦段下,使用 1/25s 自然也是沒問題,越慢的快門速度,自然最後所需的 ISO 值也越低,有助於畫質表現更好。
圖41. 希臘-聖托里尼
能接受多高的 ISO 值表現? 嗯,ISO 6400 以上,基本上就已經無法要求,又何況是 ISO 10000,不但雜訊非常重,異常的色塊也爆出非常多,畫質也十分不穩定,細節更也無法要求,如果非得使用到 ISO 10000 左右的級距,那麼就要有心裡準備,不會讓你感到開心、滿意。
圖42. 希臘-米克諾斯
動態範圍保存的好不好? 我覺得相對於同時期使用的 Canon 5DS 相比,在高光細節補救的範圍較好,不會讓天空的雲彩全死白成一片,在拍攝時欠曝 1 格以記錄更多亮部細節,透過 LR 再將亮部天空細節拉回來,通常都蠻能接受的,這點或許也是 Sony A7 系列使用上明顯感受的優點。
圖43. 希臘-米克諾斯
動態範圍表現佳,很容易保留亮暗反差大的場合,屋簷下的陰影處,白色牆面的細節,濃郁深藍色的天空,各個細節都能保存的非常好,這點對於同時期另一台 Canon 5Ds,同在後製修圖過程中明顯感受二台落差,Sony A7 系列這裡的表現也真的不錯。
圖44. 希臘-米克諾斯
圖45. 希臘-米克諾斯
我是不會太擔心,暗部細節拉回來正常曝光,細節是否滿意等問題,我知道都可以,只要曝光別太離,這問倒不用太擔心。
圖46. 希臘-米克諾斯
前面提到數次 – 隨身機輕巧的重要性,一但需要帶著大包、小包的行李移動,身上的相機總是個負擔,Son7 A7+SEL2870 可以放進我的小側背包,拿出來、收進去都很快又方便,其餘的東西放在後背包,並且上鎖,真的遇上要拍照的畫面,再把 A7 自包包拿出來就好,在「方便性、安全性」上都顧得到。
圖47. 希臘-雅典
當你在兵荒馬亂,你會沒太多時間好好拍照,當你又把相機放在後背包裡,這個時候你不會,也不想拿出相機來拍照,隨身機的好處,拿出來、快速操作、拍照, 再放回側背包裡,真的非常、非常方便,這個習慣,也成為往後我選擇擇相機時的考慮之一。
= Sony A72 是台好相機嗎?=
.重回「隨身機」的要求
圖48
大多情況下,Sony A7是台不錯的「隨身機」,我對它的要求「輕巧、畫質佳、性能好、操作快」,這是我對隨身機的基本要求,尤其它「輕巧、畫質」是最重要的二個要求,才能方便我攜帶在身上,在任何情況下都能輕鬆完成拍照工作,任何一台相機,如果不夠輕巧、如果畫質不夠好,缺任何一個條件,我都會加以跳過。
圖49
歐洲旅行最討厭的就是「小偷扒手」,身上攝影器材容易成為小偷對象,當你在搭飛機、火車、公車等時候,身上的東西越「簡潔」越好。
比如說這樣子的組合 – 身後一個後背包,前方一個小包包,我會將「筆電、主要拍攝的相機鏡頭」放在後背包,前方一定帶個小包包,這個包包不用太大,只要放得下手機、錢包,以及一台 Sony A7 就好,這樣子就很「精簡」,要拍照時相機自包包取出,拍完再放進去,比較安全,同時活動也方便,這樣子的包包設計、器材選擇,完成我數次出國拍照上的需求。
圖50. 奧地利-哈斯塔特
如果你也跟我有相同的旅行經驗,多少會對「胸前的相機」有相同的困擾,帶著行李走來走去,相機又大、又重蠻不方便的,都會想要一台「輕巧的相機」,想拍就拍且畫質又不差,如果是白天、光線良好的情況下,全片幅相機的優勢展現不夠明顯。
圖51. 捷克-布拉格
但如果是在夜間、昏暗光線條件下,又覺得隨身機表現不夠好,但又想保留最好的照片細節,此時自然會希望一台相機,畫質好、又輕巧,以當年 2016 年來說,全市場也只有 Sony A7 系列能滿足這「畫質好、又輕巧」這二點需求。
圖52. 德國-福森
一但滿足「輕巧、畫質好」的二個條件,即使是輕鬆、散步的行程,遇上較難拍的場合,也不用特別擔心表現不好,反而你會更喜歡隨時帶在身上,在 2014 – 2016 年間,我一直都希望有一台相機,能「輕巧、畫質好」之外,同時也能擁有如 Canon 5Ds 高畫素的細節表現,在使用 Sony A7 這幾年下來,心裡早已經瞄準了 Sony A7R 系列,希望出門再也不要攜帶這麼多台出門,省點力氣。
圖53. 捷克-布拉格
整體來說,Sony A7M2 搭配 SEL2870 這顆鏡頭,滿足了最初對這台相機的期待,也確實幫助我在這二年出國時候,很稱職的「隨身機」的要求,講到這裡不免還覺得,當初做的這個決定還真是個明智的選擇,多花一些錢買下它,CP 值真的蠻高的,未來不排除直接從 Canon 跳到 Sony 也是可以的,只要需要的鏡頭補齊,是可以慢慢換個跑道也沒關係。
But,就是那個「But」,Sony A72 還是有一些讓我難以接受的問題,有些是「設計問題」有些是「性能問題」,這二點都可以預先知道並且習慣、克服,但更讓我在意的反而是「意外的故障」是我不能接受的缺點。
.Sony A72 的缺點
圖54. 德國-福森
首先是操作問題,前面提到了,A7M2 在曝光控制操作上是很方便,唯點「對焦點移動」真的是煩死人了,既沒有像其它機種有個搖桿可以控制,螢幕也沒得觸碰對焦來改變對焦點,用了這二年下來,每當畫面一打直幅,就不知道該怎麼快速切換對焦點。 (而這點也在第三代 A7 一次解決)。
圖55. 奧地利-維也納
對焦並沒有想像 (規格上) 的那麼強,不時出現「合焦指示」,快門按下後,就是沒成功對焦,真的很煩、很煩,這張是最明顯的例子,明明對焦點落在人身上,怎麼拍…,對焦都落在後頭的建築上,即使關機、重開還是一樣,真是讓人失望,雖然不常發生,一但有了幾次對焦失敗的經驗,往後每次按下快門都有點不是那麼信賴。
圖56. 德國-福森
不曉得是什麼原因,每次帶著 A7M2 出國,或多或少都會有小問題,比如說在 2016.03 中歐旅行,第三滾輪就是不聽話,會胡亂轉動,甚至是才轉動一小格,就跳動好幾次,得要重開機才能解決。
圖57. 希臘-雅典
還有一次是在 2016 年希臘旅行這,發生了 EVF/LCD 無法切換的問題,一但自 LCD 手動切換至 EVF ,他就切不回來了,非得重開機才正常,若再切到 EVF 後,又切不回來了,讓我這 10 天的行程,一直都是用 LCD 取景構圖拍照。
這二個機身問題,總想說回國後再去送修,但奇怪的是…,一回國後這些問題都不再發生,好端端、好得很…
.現在已成收藏
圖58
Sony A72 陪了我前後約 2 年的時間,雖然主要都是出國時才會使用,但生活中爾還是陪著我出門拍照,雖然方便,在有限的體積下,滿足了絕大多數我對 「隨身機」的要求,唯獨機身的「不穩定、耐用」,出了幾次小毛病之外,其餘的部分我都還算滿意。
到了 2017 年,因為有計畫 10 月前往冰島,於是在 3 月左右,入手了 Sony A7S2 ,目的就是補捉極光最美的記錄,爾後隨身機就從 Sony A7M2 轉至 Sony A7S2,雖然二台取向不同,但主要操作、規格上都完全一致,自 2016 年 9 月希臘自助旅行後,Sony A7M2 就已經好好的收藏在防潮箱裡。
隨身機的習慣,直到 2017 年 11 月 A7R3 發表,隔年入手 A7R3 + SEL24105 後,終於擁有一台,這二年內不斷希望的「有著高畫素、高畫質的機身,同時維持輕巧的機身」的主機,我身上的相機才漸漸改為一台包辦所有拍攝需求,自然隨身機的考量也不再需要。
我的全片幅相機使用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