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潮家 - 電子防潮箱,春季團購,價格下殺,加䁬 LED 感應燈 - 點我來填單

在攝影構圖上,我常使用二種運用不同 透視感 效果來構圖,一種是所謂的「擴展變形」,另一種是「壓縮變形」。所謂的「擴展變形」指的是離物體近,且又希望將拍攝範圍拍的越廣,使得物體的比例出現了不正常的比例;而「壓縮變形」是指二個一前、一後的物體,在照片中看起來「距離變小了」或是「距離消失了」,今天來為大家淺談這二個觀念。

 

本篇文章目錄

= 認識 透視感 變形 =

鏡頭的 透視感 變形有二種形式,一種是「擴展變形」,一種是「壓縮變形」,二種變形在照片上的效果是完全不同,我們先來簡單舉幾個常見的例子。

.先認識「擴展變形」

[教攝影108] 透視感 變形,認識擴展變形以及壓縮變形,運用與構圖教學

圖02

擴展變形顧名思議,是照片中產生一種「擴展」的視覺感受,在室內特別容易感到明顯的效果,像上圖 02 這張照片為例,原本是較為四方的房間,因為擴展變形的關係,使得照片呈現非常不自然的比例關係。

 

[教攝影108] 透視感 變形,認識擴展變形以及壓縮變形,運用與構圖教學

圖03

擴展變形在室內效果非常明顯的原因,在於大多室內的物體,像是桌子、椅子、牆面等等,較容易辨識「應該長的是一樣」的東西,我們才容易一眼就看的出來,如上圖 03 ,裡頭的桌、椅應是一模一樣的東西,卻因為「擴展變形」的關係,呈現物體扭曲變形的結果。

 

[教攝影108] 透視感 變形,認識擴展變形以及壓縮變形,運用與構圖教學

圖04

這種擴展變形該如何創造出來? 在攝影上,當使用越廣的鏡頭,也就是焦段越短的鏡頭,擴展變形也越是明顯,如上圖 04 ,使用全幅相機,搭配超廣角鏡頭 16mm 所拍下的畫面,擴展變形也就非常的明顯,原本是左右對稱的教堂,扭曲成下寬、上窄的建築。

 

.再認識「壓縮變形」

透視感 變形第二種表現 – 擴展變形,是有一種「把空間、東西變大」的感覺,那麼壓縮變形則是剛好相反,反而會把空間變小的感覺

 

透視感

圖05

以這張日本神社照片為例,鳥居彼此之間的距離,如同現場肉眼所見。

 

[教攝影108] 透視感 變形,認識擴展變形以及壓縮變形,運用與構圖教學

圖06

如果換這一張呢? 有沒有發現畫面中的階梯到路鳥前的距離,變的更短了一些?

 

透視感

圖07

將二張照片放在一起,並且用箭頭來標記,圖07 上方,盡頭階梯的起點,直到鳥居前的起點,比下圖來得「更長一點」,而這層視覺上的變叫,就是所謂的「壓縮變形

 

透視感

如果多人上課較不符合你上課方式,一對一攝影教學,手把手教會你,從「攝影基礎」、「相機操作」,甚至到「照片編修」都可以為你量身打造課程 - 點我看課程

圖08

壓縮變形無處不在,只是不加留意的話,很容易就加以忽略,如上圖 08 對比之下就顯得明顯,留意左下角的石板,以及遠處的石堆,上方看起來二者之間還有 3-4 公尺遠,下方照片看起來,就像石堆就剛好在石板後面不遠,二者一前一後的距離,在照片中「消失了」,這就是所謂的「壓縮變形」

 

= 為何會發生 =

透視感中的「擴展變形」以及「壓縮變形」怎麼會發生呢? 又該如何創造、避免類似的情況發生? 基本上透視感與「你與對像間的距離」改變有關,與鏡頭焦段無關,但一般來說要創造、避免這二種變形,還得要透過不同鏡頭焦段來達成,聽起來有點矛盾,我們往下來看。

 

.透視感與鏡頭焦距無關

我們再來看另一個例子,這三張照片都是「站在相同的位置」,並且採用不同的焦段所拍攝的照片。

 

透視感

圖09

上圖 09 ,皆站在「原地」,並且使用三種不同焦段所拍攝的照片,分別是 16mm、24mm、35mm。

 

透視感

圖10

但如果我們將三張照片,中間的莫札特雕像給裁切出來,並且調整至相同大小,我們會發現這莫札特雕像,並未因不同焦距下,產生「擴展、壓縮」現象,就能證明「透視感,並不會因焦段使用的不同,而從中產生。」

 

.透視感與拍攝距離有關。

既然與焦段焦關,那是什麼因素造成? 答案是「拍攝距離」 有關,也就是我們與對像之間的「實際距離」才是造成這現象的原因。

 

透視感

圖11

我們再回到鳥居的例子,上圖 11 是二張不同焦段所拍攝的照片,二張鳥居在照片中的大小、比例是接近的,但明顯看得出來,左側採用 24mm 焦段鏡頭,拍出來有明顯的「擴展變形」,而右側使用 96mm 鏡頭拍攝,是使用了 96mm 鏡頭所拍攝,所以產生明顯的「壓縮變形」,從黃色箭頭的長度就能證明這點。

這麼看也許會直覺認為「因為焦段變長,所以產生明顯的壓縮變形」,這麼講,好像聽起來沒有錯,但忽略掉一點「這二張照片我所站的位置,距離鳥居的實際距離是不同的」。

 

[教攝影108] 透視感 變形,認識擴展變形以及壓縮變形,運用與構圖教學

圖12

使用 24mm 所拍攝的距離,約距離鳥居 2 公尺左右,即上圖 10 黃點的位置,由於是較廣的焦距,所以才能在近距離將整個鳥居給拍進畫面裡;第二張採用 96mm 焦段鏡頭,距離鳥居約 10 公尺左右,也正因為離的比較遠,該使用較長的焦段 96mm 鏡頭,才能將遠處的鳥居給拍的如此的大。

來二張照片鳥居拍起來都一樣大,也因為距離鳥居的實際距離不同,所使用的焦段也不同,才會讓我們誤以為「焦段越廣、擴展變形越強烈;焦段越長壓縮變形越強烈」的感覺

 

= 透視感變形運用 =

事實上是距離不同,但又要把物體拍的一樣大,就得使用不同焦段來完成,就會讓我們誤以為「是焦段影響了透視變形」,了解背後的原因,我們就能擅加利用「使用焦段來創造不同構圖」的效果。

 

[教攝影108] 透視感 變形,認識擴展變形以及壓縮變形,運用與構圖教學

本網站上千篇攝影教學,全文免費開放閱讀,這裡需要您的一份支持,以讓攝影教學網站,能持續的走下去 - 點我來贊助

圖14

如果我想將整個「人與風景」拍進來,要展現遼闊的景像,此時我使用 24mm 焦段,並且靠近主角拍攝,就能得到這樣的結果,但有些可遠,湖的另一側的教堂,離我們較遠不夠明顯。

 

[教攝影108] 透視感 變形,認識擴展變形以及壓縮變形,運用與構圖教學

圖15

此時,我只要「後退」,離主角約 13-15 步左右距離,由於距離更遠,所以採用 70mm 焦段拍攝,主角在照片中的比例是一樣大,但由於距離改變了,所以壓縮變形也就更加明顯。

 

[教攝影108] 透視感 變形,認識擴展變形以及壓縮變形,運用與構圖教學

圖16

要呈現花園寬廣的感受,我採用 24mm 鏡頭,擴展變形下,將布魯塞爾的藝術之丘拍的比眼下看的更廣一些。

 

[教攝影108] 透視感 變形,認識擴展變形以及壓縮變形,運用與構圖教學

圖17

反過來要創造出較為緊湊的感受,將遠方布魯塞爾大廣場的市政廳,以及五顏六色的花園「靠得更近一些」,我採用了 84mm 焦段以達到畫面更加的緊迫的感受 – 壓縮感造成的空間扭區、變形。

 

[教攝影108] 透視感 變形,認識擴展變形以及壓縮變形,運用與構圖教學

圖18

這張照片採用 270mm 長焦段,壓縮變形十分的強烈,我很喜歡這張照片的構圖,讓遠處教堂的尖塔,以及近處工程用的吊塔,兩兩緊貼在一起,形成一「過去與現在建築的對話」構圖。

 

[教攝影108] 透視感 變形,認識擴展變形以及壓縮變形,運用與構圖教學

圖19

但如果我採用了 42mm,教堂的塔尖與工程的吊塔 離的太遠,前面提的構圖創作,在上圖 19 是完全感受不出,這二者之間有什麼關聯。

 

[教攝影108] 透視感 變形,認識擴展變形以及壓縮變形,運用與構圖教學

圖20

當你會巧妙運用「壓縮變形」的構圖技巧,你更能將「看似二者毫無關係的主角」巧妙的放在同一格畫面裡,當我使用 270mm 長焦段鏡頭,更容易達成這種「錯位」。

 

[教攝影108] 透視感 變形,認識擴展變形以及壓縮變形,運用與構圖教學

圖21. 羅馬-梵帝崗-聖彼得大教堂

「擴展變形」拍攝教堂顯得更加的好用,教堂通常是一個城市最高的建築,走在教堂裡頭,人們與教堂強烈的對比小感到自身渺小,這是刻意的設計,好讓信徒在教堂中能感受到宗教神聖的力量。

此時採用 8mm 焦段,強烈的擴展變形,將這種「人的渺小」與「宗教神聖」的概念,更加的「加強、放大」,這也是我喜歡用超廣角鏡頭拍攝教堂的方式。

 

[教攝影108] 透視感 變形,認識擴展變形以及壓縮變形,運用與構圖教學

圖22. 奧地利-維也納-聖史帝芬大教堂

我最喜歡的角度 – 從主堂的起點,朝著半圓型室的方向,稍稍微蹲朝上 45 度拍攝,我認為這是教堂最美的角度,特別是歌德式大教堂,其花窗、彩色玻璃、柱廊等都形成畫面最美的元素。

 

[教攝影108] 透視感 變形,認識擴展變形以及壓縮變形,運用與構圖教學

圖23

簡單解釋了「廣展變形」與「壓縮變形的概念,分享了數個例子,也相信看到這裡,你也更能分辨多一點,照片中隱藏的符號、元素,本篇教攝影到這裡暫告個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