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on 相機通用教學,本篇來為大家介紹「對焦模式」以及「AF 區域」,要學習攝影,第一步就該先學習對焦,而了解相機第一步,就是充份了解不同對焦模式,以及 AF 區域設定,本篇來一次為大家介紹這兩個差別
= 對焦模式 =
圖01
圖02
對焦模式共有三種,分別是「AF-S 單次 AF」「AF-C 連續 AF」以及「MF 手動對焦」,這三種對對模式。
這三種對焦模式,分別對應三種不同的主題。
圖03
拍攝靜態的主題,由於景物與我們之間的距離沒有改變,適合使用「AF-S 單次 AF 」。
圖04
拍攝主角不斷的移動位置,與我們間的距離不斷在改變,適合使用 「AF-C 連續 AF」,讓相機不斷的進行對焦,才能拍出清析的照片。
圖05
拍攝夜景,由於低光源下,自動對焦較不易正確對焦,適合採用「MF 手動對焦」來完成對焦的動作。
= 對焦模式 =
[線上課程終生看] 10 堂課 940 分鐘攝影入門全解析 + 480 分鐘 LR 編修入門,限時特價 $6990 點我報名 |
圖06.
AF 區域模式,你可以想像 AF 區域就像是漁網一樣,將漁網灑入海裡補魚的概念,AF 區域模式,就是操作相機,如何控制對焦點,來補捉畫面中的主角。
在 AF-S 單次AF,以及在 AF-C 連續AF,AF 區域也會不同的設定,接下來就簡單介紹不同對焦模式下,AF 區域的設定
.AF-S 單次 AF,AF 區域
圖07
自動區域 AF,是對「整個畫面」進行主角補捉,相機會針對整個畫面中的主角,進行判斷與補捉。
圖08
接著這四個 AF 區域,代表著不同的「漁網」的大小與形式。
圖09
不同的廣闊區域,紅框對焦區域也就跟著不同,依照不同的拍攝構圖,選擇不同的對焦 AF 區域。
記得,必需將想要對焦的物體「放進紅框裡」,才能正確的進行對焦。
圖10
單點對焦,對焦點僅有一個小紅框,適合「精準對焦」時使用,由於對焦框非常的小,使用上要格外的留意。
2019 年數位攝影入門,全文自由開放閱讀,建立起你的攝影基礎與架構 -> 點我看文章 |
圖11
最後就是「微細對焦」,對焦框更小,適合微距攝影下使用,講究更精準的對焦。
.AF-C 連續 AF,AF 區域
圖12
在 AF-C 連續 AF 對焦模式下,首先來介紹 3D 追縱。
圖13
3D 追縱的使用方式,選擇後,畫面會出現一個白色對焦框,接著「半按快門」,相機就會判斷你要追縱的物體,當物體不斷的位置、移動,你也能看得到對焦框不斷的追著主角,這模式非常好用,追焦成功率高。
圖14
在 AF-C 連續 AF 模式下,「增加了」動態區域 AF,分別有「大、中、小」三種。
圖15
圖16
圖17
動態區域 AF,分別有「大、中、小」三種,我們可以看到由小到大,中心的對焦框也隨之變大,而周邊的幾個「小點」,可視為輔助對焦點,當你操作對焦框追著目標,即使沒有完全的瞄準物體,對焦框的四周點,也會輔助對焦。
= AF 主體偵測選項 =
圖18
除了對焦點來主動抓取物體外,近年來的相機也新增了…,我稱之為的「AI 對焦」,以 Nikon Z8 為例的話,在選單裡稱為「AF 主體偵測選項」。
圖19
以 Nikon Z8 為例,他能辨識許多不同的主題,包含最常見的人物、動物、鳥類、交通工具、飛機等攝影主題,只要畫面有這些主題,相機就會自動補捉這些主體進行對焦。
但這裡很重要的一點就是 -> 要辨識這些物體,這些物體 “必需” 在 AF 區域裡面,如果物體並不在 AF 區域內的話,還是無法正確辨識,所以如果要讓相機發揮最大的 AF 主體偵測選項的話,就要視情況調整你的 AF 區域,讓這些被偵測的主體,落入 AF 區域內,才能正確的辨識進行對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