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相機會取代專業相機 嗎? 何時開始產生這種錯覺? 但我們卻不可否認一點,手機相機近二、三年進步,已從過早些年的「新鮮、好玩、有趣」,經過「堪用」直到 2019 年底的今天,已經達到我認為的「生動與實用」,這十多年來手機相機發展,確實是讓我們很有感觸,2019 年今天,我使用了今年指標性的手機相機,做了一些深度的使用比較,來跟大家談談這個話題。
= 手機攝影夠用嗎 =
.從夜拍開始挑戰
圖02. Samsung Note10+
絕對是夠用的,甚至我還可以說「實用」,前幾年手機一推出上市 「夜拍」表現絕對是最先被考驗的主題,而夜拍在 2019 年今天的手機相機來說,已經不是件難面對的主題,在「大光圈、防手震、優秀演算」下,夜拍已經可以讓使用者感到「實用、滿意」。
圖03. Huawei P30 Pro
夜拍主題很多種 – 只要入夜後的攝影主題,我們都稱為「夜拍」,這種尚未進入全黑的夜晚,天色尚未全黑,街燈開始亮起,如何搭配出和諧的曝光,考驗相機「測光正確性,以及「動態範圍」的表現,讓稍亮的天空,與偏暗的地景,不會完全過亮與過暗,確實也是夜拍表現考量之一。
圖04.Huawei P30 Pro
在 2019 年今天,夜拍已經不是手機相機的致命傷,至少不會讓使用者感到失望、難上手使用,已目前多數的手機相機,光圈也都至少有 F2.0 甚至更大來到 F1.6 ,價位上也不再高攀不起,足以讓使用者能輕易的獲得出色的夜拍照片。
.比夜拍更難主題 – 逆光高反差
圖05. Samsung Note10+
夜拍已經不是件難事,更難的主題為是「逆光」的表現,逆光下高反差主題,是考驗手機相機的「測光與修正」的能力,既要保留亮部細節,不至於過亮過曝、死白成一片,暗部細節也不能黑成一片,各家手機在這方面下的功夫,從過去要主動開啟「HDR」功能來達成,現在已經將這功能「自動化」,按下快門,就完成這張照片作品。
圖06.Samsung Note10+
更大的逆光場合,逆光補正的功夫就更顯的重要,盡管我認為這張照片逆光下,暗部細節補強的過了頭,有點失去了現場所視的感受,但不得不說,這樣子的照片會讓使用者拍完當下「馬上感到開心、滿意」。
圖07. Google Pixel 4 XL
逆光拍攝,是我認為比夜景還更難處理的主題,不像夜景長曝光,搭配濾鏡就能處理非常得好,逆光光線非常強,難以透過濾鏡就能處理得自在,特別是面對不規則的物件,我們無法單一使用如「漸層減光鏡」就能妥善處理,此時我們更加依賴,若相機能自動處理好亮、暗細節,會更讓我們拍照開的更開心。
[線上課程終生看] 10 堂課 940 分鐘攝影入門全解析 + 480 分鐘 LR 編修入門,限時特價 $6990 點我報名 |
圖08. Google Pixel 4 XL
至於逆光下的表現,每家相機處理後的結果不同,每個人喜好也不同,沒有個標準答案,有人認為「暗部細節要清楚、明辨是好的」,但天平另一端認為「要盡力的符合現場所視才是對的,肉眼是不可能看得如此清楚」,這問題我認為是個人喜好問題,難有標準答案。
.廣、更廣
圖09. Huawei P30 Pro
在曝光、明暗上克服了,還不僅止於此,我們希望範圍「更大、更多」也就是更廣的視角,讓我們能含蓋更多太陽夜下新鮮事。
圖10. Samsung NOTE10+
在手機上加上「超廣角鏡頭」,Samsung NOTE10+ 絕對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廣的一個」,但手機相機漸漸的將「超廣角鏡頭」視為必備的規格,自第一款擁有超廣角鏡頭手機 – LG G5 開了先例後,後續手機也漸漸加上這規格,甚至是在規格較為相對保守的「iPhone 11 Pro」也加入超廣角鏡頭,就可見此一重要性。
圖11. Samsung Note10+
超廣角鏡頭帶來視覺效果的「張力」絕對是讓人喜歡的,甚至是有一種「魔力」,能讓你一用就愛上,甚至捨不得放下,特別是在風景攝影上用的更是精采,不少攝影愛好者,將超廣角鏡頭,視為手機相機「必備」的標準規格。
.遠、還要更遠一點
圖12. Huawei P30 Pro
2019 年數位攝影入門,全文自由開放閱讀,建立起你的攝影基礎與架構 -> 點我看文章 |
圖13. Huawei P30 Pro
說到拍的更遠,也是我們的慾望,以目前 2019 年底市售手機相機,拍的最遠、表現最好的,Huawei P30 Pro 相信絕對是口袋名單,擁有較長的實體焦長,等效單眼相機 80mm 視野範圍,再加上數位演算下,可達將近 280mm 的視角範圍,且仍能維持一定的品質。
圖14. Huawei P30 Pro
圖15. Huawei P30 Pro
10 倍的變焦下,對於「相機」並不是難事,嚴格說是等效 280mm 望遠視角會更正確一點,但是對於機身厚到如此薄的手機相機,能有這表現,還能清楚呈現遠處頭石上的紋路細節,我想已經讓人對手機攝影,有著更多的期待。
圖16. Huawei P30 Pro
甚至是「超過 10 倍以上」也是做得到,至於品質表現上,仍差強人意,而當我們使用的是一隻「具備拍照功能的手機」,似乎也同意了目前這樣子的結果,若需求更高的品質,我們自然會拿出相機、單眼、更長的鏡頭、更高的畫素來達成。
你說實用嗎? 我覺得「實用」,因為滿足了我們當下的需求,而這個需求是建立在我們所使用的器材,對它有一定程度的認知下的評價,我想這標準是相對客觀的,至少我不會拿「單眼相機 + 高畫質鏡頭」的標準,來衡量上圖 16 的表現加以評分。
.更廣更遠 + 更好曝光
圖17. Samsung NOTE10+
「更廣的視角 + 更均勻的曝光」,結合這二點,就是更能滿足使用者攝影上的需求,當我們想拍的畫面都含括進來了,同時曝光處理、色彩補捉都能更讓我們滿意,還有什麼主題更難應付呢?
圖18. Samsung NOTE10+
就攝影主題上,我們會遇上幾個需求
- 鏡頭焦段 – 即是視角範圍,我們能拍的多廣、多遠
- 測光曝光 – 測光正確,同時對亮、暗細節進行補正
- 色彩正確 – 補捉更多色彩記錄細節
這三個當下讓我們難以克服的攝影條件,若是相機能透過「多顆鏡頭、漂亮的演算」來幫我們解決這問題,那我想會讓人更愛上攝影。
圖19. Huawei P30 Pro
如果想要「更強的表現」,當然透過手機更多功能、設定來完成,更重要的,這些功能大多皆具備,設定也不難上手 (甚至完全不需操作),大幅降低使用者學習門檻。
圖20. Samsung NOTE10+
一些過去想拍下來,卻做不到的畫面,現在用手機相機輕易的補捉,我覺得這點很棒,不用時時大台相機在手上,就能快速補捉想留念的畫面,這點…,手機相機這幾年進步確實神速。
= 極端攝影 =
圖21. Huawei P30 Pro
極端攝影,似乎也稍稍的被手機相機一步步的「征服」,極光攝影絕對是非常「極光」的主題,需求的是非常高階的相機、鏡頭,搭配技術才能完成的主題,如果這樣子還稱不上「極端」,還有什麼主題配得上呢?
圖22. Huawei P30 Pro
上圖這二張照片,我使用的是「全自動、手持、無任何輔助器材、站著拍」的方式拍攝眼前的極光,也許你不大相,確實手機相機在這主題上,已經有所突破。
圖23. Google Pixel 4 XL
拍攝極光條件「大光圈、長曝光、三腳架、高 ISO」繁瑣的過程完成,如今手機相機結構,F1.8 左右大光圈、焦距短防手震佳,已經解決前三個問題,同時「計算攝影」長足進步,在曝光演算、疊圖等技術加持下,已經不用傳統高 ISO ,也能獲得更佳的曝光表現。
圖24. Huawei P30 Pro
目前擁有類似「計算攝影概念」的技術,各家手機表現仍有不同,且仍持續進步,相信未來這項技術,將會是各家高階手機相機必備的功能,期望在這主題上能擁有更出色的表現。
圖25. Google Pixel 4 XL
甚至是「星空攝影」,手機相機有賴軟體演算下,獲得讓人難以相信的品質,真的讓人難相信這是手相機機硬體下,所得到的結果,盡管品質無法與專業星空攝影相提並論,但就一般使用者來說,這已經可說是過去不曾有過的拍照體驗。
= 手機相機VS 專業相機 =
.手機比相機,本質上錯誤
這話題爭論許多,不外乎二個主題上的爭論「方便性與品質」爭論,手機相機擁有絕佳的方便性,自然輸給擁有優秀品質專業相機,反之亦然,在我看來這是個「假問題」,甚至是個本質上有根本的錯誤比較。
這個本質上的錯誤,用另一個例子來比喻:就好比…,我們想找隻最會爬樹的動物,卻找來地上跑得最快的「獵豹」,找來後卻責怪他爬樹比猴子還慢,這是件很奇怪的事情。
圖26. Google Pixel 4 XL
如果我們在意的是「方便性」,那麼手機相機永遠比起專業相機來的方便,這一點「只要我們人類還是長的這樣,同時相機光學結構無法外星科技般的進步」,這一點是我們有生之年,是無法改變的事實。
圖27. Sony A7SM2
反過來說,我們追求的是「畫質」,那麼手機相機也永遠追趕不上專業相機的表現 – 這裡有個物理上的基礎限制 – 感光元件尺吋限制,當然我同樣也說「除非手機相機能獲得外星科技般的進步」,不然永遠也超越不了專業相機在照片細節上的表現。
當然我們會提,軟體進步自然能追趕硬體上的差距,這一點我們已經從前面提到的「極端攝影主題」上已經證明這點,但別忘記了 – 軟體仍需硬體才能實現,若將這層軟體應用在「專業相機」上,這層差距我想會更加拉大「手機相機與專業相機」之間的落差。
.水準之上,感動未滿
本文撰文時間,2019 年 11 月 15 日,對於今年的「一流旗艦手機」的拍照品質,我會這麼形容它「水準之上,感動未滿」,是我今天給予當今手機相機最簡單的評語。
圖28. Samsung NOTE10+
這張照片攝於冰島「溫泉洞穴」,裡頭非常昏暗難以拍攝,使用 Samsung Note10+ ,搭配正確的使用方式,我能輕易的補捉裡頭的全貌,當下看了真是非常滿意 – 但僅止於「滿意」。
圖29. Sony A7RM3
但如果我使用專業的相機,搭配正確的拍攝技巧,我能自由的呈現光影的呈現,好還原當下所見的每一個細節 – 自在的調整亮暗細節的呈現,帶來的不只是滿意,更多了些「感動」在裡頭。
這裡我並不是又犯了「用最會爬樹的動物標準,來衡量跑最快動物的評分」這個根本上的錯誤,如果又陷在「方便性與品質」之爭,那麼永遠無法在「手機相機 & 專業相機」之間,取得一個正確的觀點與評價。
.滿足「生動」再追求「感動」
幾年前,我們並不會將「手機相機」與「專業相機」拿來比較,因為手機相機照片品質,仍遠遠落後專業相機的水準,拿來一起比顯得「很蠢」,若真要拿來一起比,至少手機相機照片品質,能達到我稱為「生動」的水準,才值得與專業相機相提並論。
圖30.
生動標準是什麼? 本文所列舉每一張手機照片,我都認為達到「生動的水準」,能夠很大程度還原我們所見的畫面,並且呈現出來。
盡管有些「不足、失真」過頭」,都沒有關係,因為這很大一部分是我們主觀的喜好,以及觀感的落差,但我們都可以同意 – 這些照片品質,已經讓我們滿意。
圖31. Huawei P30 Pro
十多年前手機相機的品質,我絕不會用「生動」來形容,甚至連「堪用」都稱不上,而 2019 年的今天,我認同現在手機相機的品質表現,不但生動,若不是大圖輸出、裁切、講究細節等標準,我覺得這樣子的品質已經非常實用。
圖32.Google Pixel 4 XL
一但手機相機最後的照片品質,已經很大程度還原現場,讓我們內心感到滿意,我想才會讓許多人「願意放棄專業相機,投身手機相機的懷抱」,因為已經足以滿足許多使用者基本的需求 – 甚至帶來更多。
圖33.Google Pixel 4 XL
如果要我對這張照片做出結論,我會說「我很滿意,但還差的遠」,縱然最後成品不錯,但是…,對我個人來說,僅止於「生動」,離讓我「感動」仍有很的大空間要努力。
但不可否認的一點,唯有「手機相機的品質,已經漸漸追趕上專業相機上的水準的情況發生,才會讓我們產生一種 “好像手機相機可以取代專業相機” 的錯覺」,儘管二相比較有非常大的落差,但「不能用自己有利的優點,去攻擊另一邊的先天的缺點,這才是我認為 “本質上的錯誤”」
= 如何看待與運用 =
我是這麼看待「手機相機 & 專業相機」的差別,唯有你深入比較這二者之間的異、同後,再視自己的需求,在當下選擇你所喜歡的工具來拍照,選擇了任何一種,就接受他的優點,與伴隨而來的缺點。
圖34.Huawei P30 Pro
當我只想要記錄「這裡是哪裡、現在是幾點」,我會選擇手機相機幫我做到這點,手機相機拍出的照片,若有連上網路,能正確認錄「時間、GPS位置」,好讓我能記錄旅行軌跡。
更重要的,這張照片無是曝光、細節、色彩,也要一定的水準,我才會想要拿出來,拍下這張照片。
圖35. Sony A7R3
另一方面,若我想追求的是「細緻細節帶來的 “感動”」 ,我會選擇適合的相機、鏡頭,搭配繁瑣的攝影過程,來達到我要的結果,或許這二張照片在你目前觀看的「手機、電腦螢幕」是差別不大,但相信我「二者差別是巨大的不同」。
圖36. Sony A7RM3
越是清楚二者之間的差別,在重要的場合下,你會懂得取捨,而該如何正確的選擇? 就看你願不願意去了解二者的優缺點,但是越是了解後你會知道 – 越好的成果,越是需要更多的「代價」來完成。
圖37.Huawei P30 Pro
如果你明知道差別,同時間更講究的是方便性,而最後的結果你也能接受,那麼,或許選擇一隻表現優良的手機相機,對你才是更重要的。
手機相機會取代專業相機嗎
手機相機會取代專業相機嗎 ? 這是個假問題,不應該存在的比較。
最後,我仍想再提個結論:
拿自身的優點去批評他人先天的缺點,是本質上邏輯的錯誤,以手機相機與專業相機來比,當手機相機進步到讓人滿意的程度,自然會有一種「可以取代專業相機的錯覺」,這也很正常的。
倘若你是拿著「專業相機畫質優越」來反應手機相機畫質的進步,那麼就是個錯誤比較;反之手機相機的使用者,憑藉著「方便性」來回應專業相機的缺點,也同樣是不公平的。
唯有你進一步的深入熟悉、二者之間的差別,相信你也會與我有相同的感受,當你選擇了某一個器材,同時衡量「照片帶給你的用途、價值」,就會接受他的優缺點,同時接受最後的結果。
到底手機相機好,還是專業相機優秀? 這問題自然是個假問題 – 因為這二個是彼此不相同的東西,無法放在一起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