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整理了所有 "攝影教學影片" ,持續更新 - 點我來看教學影片整理

理想的相機外觀設計是什麼? 是該著重操作的性能? 是該強調優雅,或是強悍的外觀? 還是讓拿在手上的使用者,拍照更開心? 什麼顏色比較好? 為何都是黑色居多? 因為左撇子相對較少,所以相機握把都在右手邊? 也許有些問題有標準答案,但有一項應該是要特別著重的,那就是讓使用者拍的「更快樂」一點,同時也要幫助他們拍的更好一些

更多 [照片之後] 文章請點我

[照片之後042] 相機設計與分散智能

 

.手機相機的設計

手機相機設計的非常簡單 (雖然我覺得漸漸複雜起來了),就一個畫面,一個按鍵,看到什麼按鍵按下去就好,我覺得這真的太簡單了,其餘的曝光正確,交給手機 AI 計算就好。

當很多人說「因為手機相機都在手邊,輕巧又方便,所以才打倒了相機」,這麼說也是…,我覺得倒果為因的說法,是因為手機相機實在是沒有如同相機那麼多的按鍵困擾著使用者,只需打開 APP ,看到快門鍵按下去,這二個動作,即使面對長輩,多教二、三次他們也會記得。

但是太過簡單也滿足不了一些,想要追求更多變化、運用的消費者,在功能面上,增加了比如「照片比例」「閃光燈開關」「倒數計時」「人臉辨識」「濾鏡」,甚至手機鏡頭一多,還多了幾顆鏡頭切換的按鍵,讓手機相機多了更多的應用,但也反過來增加了資訊上的負擔

如果我來設計「手機相機」的設計的話呢,我會有一種開關是「簡單 / 專業」的切換,「簡單」就是畫面乾乾淨淨,什麼符號也沒有,只保留重要的如「快門」與「設定」就好,其餘的什麼符號通通不需要;專業的話則是把所有功能全都 SHOW 出來,讓你有更多的操作彈性。

曾經我認為最好、也最精簡的手機相機設計 – iPhone ,現在也不簡單了,越來越多功能做在相機 APP 裡頭,有些功能讓人費解,不知道 ON/OFF 到底差別在哪裡,或是一些功能,連我都要研究一會,才知道他為何這麼做,連我都要花點功夫才能弄懂的功能,一般消費者又會去用嗎?

 

.回到相機本身

我比較有興趣的還是在「相機本身」的設計,任何一顆按鍵、轉盤都要有目的,目的除了是讓我們操作的更快一些,更重要一點,這些按鍵還要負起一個責任 – 提醒使用者如何使用,這點是我比較在意的。

什麼是「提醒使用者如何使用」呢? 就是那按鍵存在目的,是「提醒」記得按他的意思,也就是說當你在拍照的時候,其實是有一套 SOP 在的,如果這些按鍵照著這些 SOP 而做的話,那麼面對不同場合,應該就能輔助使用者拍的順利一點。

先看看這張照片,就眼睛看得到、數得出來的按鍵,大概就有 18 顆按鍵與滾輪,每一顆按鍵都有它各自的功能,但這 18 顆按鍵,在不同的情況下有各自的功能,比如「在拍照時的功能」「在看照片的功能」等等,但是這 18 顆按鍵滾輪,會造成使用者在拍照時的「混亂」,,一但心急了,絕大多數的按鍵你是不需要理會它的,你只要記得重要的其中幾顆就好,再參考畫面的一些符號即可。

「使用者要去學呀」,沒錯是真的要學,甚至要「熟練」才行,但是當你處於某些急迫、身體不適的情況下,你的注意力、理解力會大幅度的減少,你會著急於眼前這超過 18 顆的按鍵感到十分的焦急,到底拍不出想要的,是哪顆按鍵造成的?

事實上一台相機,專業一點的相機,上頭按鍵絕對超過 18 顆以上,而每顆都有他在各自情況下有它目的,雖然使用者的責任就是「想用,就要去學它」,但是一般人並不會天天拿著相機,天天去跟它相處,往往前後一次用上的時間,就差上幾周、甚至幾個月以上,再加上這又不是生活必需品,一時學會了,到時要用時,也又通通忘光了。

這是事實,目前正在發生的進行式。

 

.分散智能想法

其實像我這麼熟練的使用者,你隨便拿市面上任何一台相機,給我 10 分鐘,我大概就知道該怎麼操作它,再過十天再拿回來給我用,我還是記得,我就是這麼熟練,因為我玩了近 20 年,又教攝影也快 10 年了,用過、碰過不同品牌、型號的相機不下 30 幾台以上,說是無數次的練習讓我這麼熟練,當然,是的。

但是呀,除了真心拍照、常拍照的人,會真的熟悉手上相機種種設計與設定,除了這些人以外,其它人面對一台相機,真的面對一顆磚頭一樣,傻乎乎的拿著、拍著,拍錯了、拍失拍了也不知哪裡有問題?

「這台相機不是很利害嗎? 廣告上都這麼講」

是很利害沒錯,但你要會用,這又回到前面說的,使用者仍然是有責任去「學習」,但如果相機按鍵上,能適當的設計,提醒使用者「哪些重要、不重要、」,分擔使用者在拍照時的焦慮與困難,我想這樣子的相機會更好一些

有一種人是這樣子,平時拍的非常好、非常熟練,而一但他使用的不是他的相機 (比如說換新機好了),他又變得像是「什麼都不會的樣子」,他又要花上一些時間,重新的學習與這台相機如何相處,然後再變回很會拍、很熟練的攝影者。

也許你會覺得很奇怪,但這卻是真的有這種攝影人,為什麼會這樣值得研究,以我的經驗來看,有些人學習攝影,是將「攝影的某些觀念」投射在手上這台相機的某一個部分,他知道要變亮、變暗,就會知道去做些什麼事情,轉動這個轉盤,操作這個功能,非常熟練,一但讓他換了另一台相機,他就完全不會似的,不曉得你身邊有沒有這類的朋友? 至少我身邊有這類的學生,而且還不少。

我們以為「工具就是工具,是透過我們的智慧發明,並且使用」,如果用這單一線性的思考,來設計相機的按鍵佈局,我覺得這樣子並不會真的讓使用者更好用,我覺得應該是這樣子:「相機的按鍵固然有它的功能,使用者有責任去了解學習,但完成一個拍攝任務,應該是相機與使用者協力,一同去完成」

「將一個複雜的拍照的工作,所需要的知識分散部份在相機上」,應該是這樣子形容比較貼切一些,而不是將所有所需的知識全放在使用者腦子裡,就算再熟練的使用者,在某些特殊情況下,也會變得痴呆一樣。

以我自己親身體驗的例子是,當我處於非常餓、非常冷的時候,不但變得非常沒有耐心,同時當拍攝複雜的主題,明明我覺得很簡單的事情,怎麼這時我卻急著想不起來,但在身心狀況極度放鬆的情況下,再複雜的操作流程也不是什麼難事,就一次一件事做好它就好。

 

.真的是方便嗎?

講到這裡還是要做點小結,想想這個問題「真的是因為手機相機太輕巧、方便,取代了消費形的小相機嗎?」,在 2021 年末的今天,並不只是早已取代了消費型的小相機,也威脅到了專業相機的市場,背後的原因真的這麼簡單嗎?

我承認,這確實是一點,而且是重要的一點,但那是從「手機相機使用者」的角度來看確實是這樣,但如果以專業攝影教學立場來看,相機設計的太過複雜,讓人不易簡單、快速使用,提高入門門檻,讓不常使用相機的消費者,學過一次後,久久過後又全都忘了,那些相機再怎麼專業、利害,也都無用武之地。

我絕不簡單認為,因為手機相機的輕巧方便取代了相機市場,就這麼簡單的原因就打完、收工,而背後的理由之一就是 – 這些相機實在設計的太難使用了,若不是常常接觸的使用者,過段時間就真的回到當初 「什麼也沒學過」的樣子。

能否有這個機會,再設計一台更簡單操作、聰明的相機出來呢? 似乎不大可能了,相機市場…,就連所謂的「入門機」的設計,一點也不入門、一點也不簡單,還是需要更多的學習 ( 且不中斷使用),才能記得這些按鍵是在做些什麼。

而這些「號稱入門機」也開始漸漸消失在市場上…

更多 [照片之後] 文章請點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