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照片的價值,不該只是追求「畫面內容本身的含意」,而是「自拿起相機那一刻開始 – 價值,就已經開始發生」,當過解讀一張照片「裡面的東西」,而疏忽了去觀察「你與照片間的關係」,那是件可惜的事情。
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一件事:
每到了一個景點,面對眼前的風景,人人總是拿著大大小小的相機,無論技術好壞、相機性能,都會拿起來拍上幾張照片,這些動作為了是什麼?
我常在想這問題,如果你覺得這個問題不好去思考,我來換個說法。
若我帶著你,以及一群人前往一個景點,看到任何景觀,我們當然也慣性的將相機拿起來拍照,此時我說「如果是為了眼前的景像,那麼大家不要拍,我拍好後再將照片傳到你們手機裡 (而且還是高畫質、不壓縮)」,這樣子好不好?
當然不好,即使聽了我這麼說,你我還是拿起自己的相機,無論拍的好不好,總覺得一張照片必需還是要「自己拍」才算數。
但是為什麼「非得」要這麼做不可? 當然我們會說 – 自己的照片自己拍,無論美醜好壞都是自己創作的結果,這或許是答案,但如果很在意「創作」這一點的話,那我們去解讀一張照片,就不該只是過度解讀「照片裡面的內容」,應該更多一點「與照片之間的關係」才對。
如果再把以上的例子「更極端一點」:
你都把相機用腳架「固定住」,同時「構圖」也都調整好不動了 – 連曝光也都決定了,差在「按快門」這件事,幾乎 9 成的工作你都負責了,差在最後一步「按快門」是我替你按了下去,最後這張照片在你心中,是不是有那麼一點覺得怪怪的? 就算這張照片再怎麼精美,仍然有一點不完美、不完整、不全然屬於你的。
二張照片差不到 5 秒,畫面內容完全一樣,差在「檔案編號差 1 號」「記錄時間差幾秒」,在我按下快門後,相信你還是會自己再拍一張,並且心中對「前一張」感到一種說不出奇怪的感覺。
如果太過在意「照片裡面的內容」,認為那些就是一張照片意義的全部,那麼就不該在意「最後按下快門,是你還是我」;但若不在意,那心中說不出口、面對這張照片「不自在」的感覺又卻是真的。
那種感覺,我稱之為「疏離感」,如果這種感覺越強,代表這作品離你越遠,反之亦然。
一張照片的誕生,全都是自己一手所完成 – 用自己的相機、鏡頭、記憶卡、構圖、拍攝數據,全屬於自己一手掌握,沒有任何一點假手他人,那麼照片與自己有著非常強烈的親密感受,缺了一點都會造成多了一點的疏離感,而我覺得這個感受,對我非常重要,才會珍惜任何一張自己拍過的每一張照片。
回到前面提到的例子,為何明明景像對現場每一個人都一樣,卻每個人都仍希望「自己的照片,自己拍」的原因,我想不只是「照片裡面的東西」不一樣,那個不一樣當然很大一部分是…,每個人的構圖不同,我認為「更多的不一樣」,無非是還是希望自己與照片的關係更加的「親密」,不假手他人,過程中每一個小細節、小動作,都是自己一手催生、完成,那張照片對自己的意義價值才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