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愛上攝影吧! 華碩 ASUS 新推出的 ZenFone 4 Pro 無論是硬體規格,或是軟體操作,都讓你更享受拍照的樂趣,就連我玩過無數隻手機相機,都對這隻 ZenFone 4 Pro 感到驚奇,擁有雙鏡頭 ,以及 4 軸 OIS 光學防手震夜拍更清晰,以及 0.03 秒三混對焦規格抓的更快,更讓我覺得是軟體提供更細膩的設定,底下來為大家從不同規格面來介紹。
= ZenFone 4 Pro 簡單開箱介紹 =
圖01
圖02
ZenFone 4 Pro 盒裝外觀設計也別具巧思,膠模拆開後,上蓋掀開後,先看到配件包,上頭印有 “ We Love PHOTO”,即是告訴我們即將喜歡上拍照。
圖03
右邊掀開後,就看到手機嵌進盒子裡,算是非常有趣的盒裝設計。
圖04
從左自右分別是「配件包、透明軟膠背蓋、主機」
圖05
配件包裡有耳機、USB 3.0 Type-C 充電線以及充電器,充電器本身支援華碩自家設計的 BoostMaster 9V/2A 18W 快充技術,只要充電 5 分就,就能使用通話 2 小時。
[線上課程終生看] 10 堂課 940 分鐘攝影入門全解析 + 480 分鐘 LR 編修入門,限時特價 $6990 點我報名 |
圖06
現在的手機實在設計的太漂亮,會讓你愛不釋手,同時也會擔心使用者一個不小心傷了手機,華碩也貼心的送給了使用者質感不錯的透明軟膠背蓋,說真的這次帶出國我還真的不小心摔了一下,也還好有這背蓋保護。
圖07
ZenFone 4 Pro有二種顏色,一是月光白,而這款為純粹黑,機身前後是玻璃材質,玻璃材質表面質感容易沾指紋,但 Zenfone 4 Pro 空機使用後發現並不明顯,同時在亮處下顯得有些深灰色的感覺,雖然是黑色,在不同強度光源下顯得多變。
ZenFone 4 Pro 主要規格如下:
- 5.5 吋 1920×1080 FHD AMOLED 螢幕,支援 10 指觸控
- 500nits 亮度,100% NTSC 高色域顯示
- 前後 2.5D 康寧強化玻璃
- 採用高通 8 核心 S835 處理器
- LPDDR4 6GB 快取記憶體
- 後雙鏡頭,分別為使用 Sony感光元件 IMX362 (f1.7 + 25mm + 1200 萬畫素)、Sony IMX351(f2.6 + 50mm + 1600 萬畫素)
- 鏡頭配有 4 軸 OIS 光學防手震 + 3 軸 EIS 電子防震技術
- 前鏡頭為 Sony IMX319 感光元件 (F1.9 + 22mm + 800 萬畫素)
- 03 秒 TriTech+ 技術 -雙相位對焦、雷射自動對焦、追蹤物體自動對焦
- 最高為 4K UHD/ 30 FPS 錄影規格
- 支援 WLAN 802.11 a.b/g/n/ac 、藍牙 0、Wi-Fi、NFC
- 3600mAh 電量,支援快充
圖08
指紋辨識越來越普及,而 ZenFone 4 Pro生物特徵指紋辨識速度快且辨識率高,真的蠻推薦的,底下有 USB Type-C 充電孔、收音麥克風、揚聲器,以及「耳機孔」。
我想耳機孔對很多人來說還是捨不得割捨的功能,現在旗艦手機紛紛取消耳機孔,而 ZenFone 4 Pro 還留著實在是貼心,讓我想到一個網路笑話….,ZenFone 4 Pro 之所以還有保留耳機孔,或許是要感謝代言人「孔劉」,所以耳機孔留了下來。
圖09
手機的左側為電源鍵以及音量調整。
圖10
右側為 SIM / 記憶卡槽,而 ZenFone 4 Pro 支援台灣 4G LTE 全頻道、三載波聚合 (3CA) 服務,同時也有 4G+3G 雙卡雙待機,記憶卡最大能使用 2TB ,你想要的 ZenFone 4 Pro 都給了。
2019 年數位攝影入門,全文自由開放閱讀,建立起你的攝影基礎與架構 -> 點我看文章 |
圖11
ZenFone 4 Pro 採雙鏡頭設計,這二顆鏡頭規格可是小有來頭,同時也是這次的介紹重點,因為太重要了,所以要特別介紹這二顆鏡頭的規格
- 左側主鏡頭:使用 Sony IMX 362,1200 萬畫素,光圈為 F1.7 ,等效視角約單眼鏡頭 25mm,換算約 83° 視角,擁有 4 軸 OIS 光學防手震,提供 4 級防手震等級,在慢速快門如 1/4s 或是 1/8s 仍然提到穩定的手持拍照,0.03 秒 TriTech 3混對焦規格,能應付不同場景、物體,達到更快的對焦速度
- 右側輔助鏡頭:使用 Sony IMX 351,1600 萬畫素,光圈 F2.6, 等效視角為 50mm,與主鏡頭一同搭配,可達 2 倍光學變焦,以及 10 位數位變焦。
這兩顆鏡頭非常有趣,會依不同場景,ZenFone 4 Pro 會幫你計算何時用哪顆鏡頭能獲得最好的畫質表現,這部分我留到後面再為大家深入介紹,個人覺得「非常滿意」有這麼聰明的設計。
這也是我常說的「現在做手機的廠商,在相機上下的努力,似乎比原本做相機的廠商還來得認真」。
圖12
前置鏡頭採用的是 Sony IMX319,800 萬畫素,F1.9 光圈,等效約 24mm / 88 度視野,同樣也有 SuperPixel 影像處理技術。
圖13
前後覆蓋 2.5D 康寧強化玻璃,玻璃質感非常漂亮,但難免有沾黏指紋的問題,但我使用後發現並不會十分明顯,這點可能依個人使用有所差別僅供參考,同時擁有 3600mAh 大電池,在外使用一整天,上網、打電動、滑臉書也真的夠用一整天,連行動電源也不曾用過。
= 雙鏡頭智慧辨識 =
圖14
ZenFone 4 Pro 擁有雙鏡頭,而這雙鏡頭在 Auto 自動拍照模式下,是無法自由的使用單獨其中一顆鏡頭,第一次接觸到會覺得…..,這是什麼設計邏輯? 哪有這種事的?
事實上是一場誤會,在 PRO 模式下是可以自由切換,但前面說到…,Auto 自動拍照模式下是無法「自由切換」,是因為 ZenFone 4 Pro 拍照軟體,會依
“不同場景、光源下,幫我們判斷該用什麼鏡頭拍攝,以達最最好的效果”
經過這一個多月的使用,我真覺得這樣子的設計真的非常棒,不得不打從心底佩服這樣設計邏輯,以下簡單來跟大家分享這雙鏡頭的使用方式。
.直接拿起來,就拍吧
圖15 冰島最大瀑布 – 黛提瀑布
拍攝大畫面、大風景時我們總是希望用最廣的鏡頭拍攝,就直接開啟相機 「拍了,就對了」。 主鏡頭為等效視角 25mm ,相當於 83 度視野,能容納最多的畫面、視野。
圖16
為何能知道,這是用「主鏡頭」呢? 從照片資訊可以看的出來,這張照片採用 f1.7 大光圈,就是使用 Sony IMX362 鏡頭,同時也是 25mm 廣角鏡頭所拍攝完成。
圖17 冰島 – 傑古沙龍冰河湖
直接拍了就對了,當你想要「大畫面、大範圍」的想法,自然不會 “ZOOM IN” 變焦,一定都是使用主鏡頭 F1.7/25mm 來拍攝
圖18 冰島 – 教堂山
25mm 約是 83 度的視野,對於接觸相機不熟的朋友,也許感受不出手機相機進步的地方,但是 f1.7 大光圈下,又要維持畫質穩定,同時也要有 83 度視野,加上 OIS 防手震,這 83 度視野確實是一個非常大的進步,能讓我們旅行中面對不同的場景,擁有更好的表現。
圖19 冰島 – 地洞溫泉
事實上,這裡是非常陰暗的,雖然是早上來拍,但這裡是地下約 3 米深,光線不容易透射進來,在 F1.7 大光圈、ISO 800 下,快門僅 1/4s 就能手持拍攝成功,這點 4 軸 OIA 光學防手震,可是發揮了非常大的效果,而這點也是主鏡頭 Sony IMX362 發揮最大的效果。
圖20 英國倫敦- King’s Cross 車站
F1.7 大光圈進光量多,在室內微光下效果表現不錯,這張為 1/60s 左右的快門,僅使用 ISO 50 ,在主鏡頭 1.4um2 像素面積下,表現非常出色,也難怪手機相機最後的相片品質,能讓一般使用者感到滿意。
.輔助鏡頭的使用
圖21
當想要使用 “輔助鏡頭” 時,也就是使用 Sony IMX351 鏡頭,只要 ZOOM IN ,點一下畫面的 2.0X ,或是用雙指在螢幕上滑開至 2.0X,就是使用等效 50mm 的輔助鏡頭。
PS:為何 2.0X 就是輔助鏡頭呢? 因為就攝影光學變焦計算方法為 50mm/25mm = 2.0X ,所以點擊 2.0X 就是使用 50mm 鏡頭,即是使用輔助鏡頭。
圖22 英國倫敦 – 唐人街
構圖的小技巧之一 – 盡量去蕪、存菁,使用廣角主鏡頭雖然能拍下最多的範圍,但這樣會稍微畫面顯得雜亂一些,這時第一個構圖的小技巧就是「放大 ZOOM IN」。
圖23 英國倫敦 – 唐人街
這時滑動到 2.0X ZOOM IN 放大,局部的呈現位於英國倫敦唐人街非常著名的牌樓,畫面單純一些,也能突顯重點,比起前面一張「包山包海」的畫面相比,這張依舊清晰。
圖24
當使用 2.0X 時,會使用等效焦距為 50mm 的輔助鏡頭,而輔助鏡頭光圈值為 F2.6 ,從照片資訊來看,確實更能證明ZenFone 4 Pro 能自動幫我們辨識場景,切換主、輔雙鏡頭,以達到最好的拍攝效果。
圖25
這裡稍微進一步解釋,為何使用補助鏡頭就會是 “智慧自動辨識場景”。 一般來說手機相機焦距是固定的,當想要 “放大 ZOOM IN” ,大多經歷二種過程。
1. 局部裁切
由於手機相機焦距是固定的,當採用 ZOOM IN 放大,其實是局部放大到你想要構圖的範圍,並且按下快門
2. 軟體放大
但裁切後的照片較小張難以使用,所以會再經過一層 “軟體放大” ,放大成原來照片的尺吋,這麼看起來照片就不會畫質太差,同時呢…,軟體放大的功力也是各家軟體技術的實力呢。
圖26.
我們用二張照片來比較,第一張是「使用主鏡頭 25mm 拍攝後裁切,並且還原 1200 萬畫素大小」,對比「輔鏡頭 50mm 直接拍攝後裁切」,一比就細節立分高下。
當使用 2.0X 變焦時,ZenFone 4 Pro 會自動辨識場景,主動使用輔助鏡頭,即是等效 50mm 鏡頭拍攝,同時輔助鏡頭擁有 1600 畫素,細節更漂亮,連牌樓龍紋上的細節也非常清晰。
由此可證明 ZenFone 4 Pro 雙鏡頭,會自動辨識、偵測場景,選擇最適合的鏡頭使用,而這一層的鏡頭切換,我根本不用去思考現在是用哪顆鏡頭,ZenFone 4 Pro 會幫我自動選擇,以得到最好畫質。
圖27. 英國倫敦 – 攝政公園
其實我真正在用時…,我並不會特別的去留意他現在用哪顆鏡頭,我只是 “構圖、按下快門” ,這麼單純的拍照,光是這樣子其實是看不出來我在拍什麼。
圖28
當使用 2.0X 變焦時 (此時已經使用輔助鏡頭) ,這時等效 50mm ,已經能稍微看到樹枝上的松鼠了。
圖29
當然 ZenFone 4 Pro 並不只有 2.0X 光學變焦,搭配數位變焦可達近似 10.0X 變焦放大功能,這時離我有 3-5 公尺枝頭上的松鼠也能拍的一清二楚,搭配 1600 萬畫素下,拍攝出來照片仍具有一定實用的水準,真的非常利害。
= 4 軸 O.I.S. 光學防手震 =
O.I.S. 全名是 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 光學防手震的縮寫,簡單說是手機相機偵測到有 “震動” ,會程動鏡片,或是感光元件,來達到 “畫面穩定” 的效果,這點在單眼相機、鏡頭上非常普及,在手機相機上也是近幾年旗艦級、中階以上手機才擁有的規格。
O.I.S. 與 E.I.S. Electronic Image Stabilization 不同的原理是,OIS 是防手震硬體技術以達到穩定畫面的效果,而 E.I.S. 則是透過軟體演算法來計算出來抖動程度,加公補償,EIS 對於小程度的抖動是有幫助,但是一但抖動較大就效果不佳,同時畫質會有所打折。
圖30英國倫敦 – 可口可樂倫敦眼
這張就是直接手持拍攝,快門速度約為 1/12s ,在這種慢速快門下依然維持穩定的細節不手震,同時在主鏡頭 F1.7 大光圈下,僅使用 ISO 652,不但得到充足的曝光,同時主鏡頭感光元件面積為 1.4um2 大面積下,細節依然保持的非常好,沒有太嚴重的熱噪點產生。
= OIS + 雙鏡頭搭配 =
O.I.S. 我們已經了解,確實是非常有利於夜間拍攝,能讓我們用較慢速快門不手震,同時大光圈提供大進光量,搭配感光元件 1.4um2 大感光元件像素面積等諸多旗艦硬體規格,能達到最有利的畫質表現,說真的…「大光圈、光學防手震、大感光元件像素面積」 這些硬體條件,也是我個人對於手機相機的硬體發展的期望。
如果…我們試著結合「夜拍 + 雙鏡頭拍攝」,也就是在夜間使用 “ZOOM IN “ 功能,ZenFone 4 Pro 是否也會自動幫我們辨識出,該使用主、輔哪顆鏡頭拍攝,以得到最佳畫質呢?
圖31
這兩張照片是全自動下,直接拍攝的例子,左邊這張是在 1.0X 拍攝,也一定是用主鏡頭 F1.7 / 25mm 所拍攝,右邊這一張照片是採用 2.0X 拍攝,這時我們要了解,右邊這張照片,是用 “輔助鏡頭” 所拍攝? 或是使用 “主鏡頭拍攝,並且透過軟體模擬放大” 的結果?
圖32
從照片資訊來看,這組在夜間拍攝的照片,並非使用輔助鏡頭 F2.6 / 50mm 所拍攝,而是使用主鏡頭 F1.7 / 25mm 拍攝,再留意一下快門速到為 1/15s,在 O.I.S. 防手震下,能維持清晰的畫質,同時使用 ISO 477 左右,畫質能維持一定的水準。
前面也提到,當使用 2.0X 變焦時是會使用輔助鏡頭,同時畫質也會更好,怎麼在這例子使用主鏡頭,而非輔助鏡頭呢? 還記得前面我提到 ZenFone 4 Pro 是使用 “場景自動辨識” ,會依據不同的場合,決定該用什麼鏡頭? 我覺得這夜間拍攝仍使用主鏡頭 F1.7 / 25mm 拍攝是有道理的,因為:
- 主鏡頭光圈較大:主鏡頭為 F1.7 ,輔助鏡頭為圈為 F2.6,主鏡頭進光量約是輔助鏡頭的 2 倍
- 由於主鏡頭進光量是輔助鏡頭 2 倍,感光度僅需要一半即可達到充足曝光,也即是使用 ISO 477,若是輔助鏡頭則要使用約 ISO 1000 左右,畫質必然更差
- 主鏡頭有 O.I.S. 光學防手震,能在 1/15s 慢速快門,維持穩定畫面,輔助鏡頭無 O.I.S. 防手震,若要維持穩定畫面,快門速度會較快一些,自然 ISO 使用會較高,最後畫質也會越差。
- 主鏡頭每單位感光元件每像素面積為4um2 , 輔鏡頭為 1.1um2 ,感光元件像素面積越大,進光量也越多,也能獲得較佳的品質。
圖33
結合以上 4 點主鏡頭的優勢,ZenFone 4 Pro 會幫我們偵測到這是較嚴苛、低光源的環境下拍照,依然會幫我們使用主鏡頭來拍攝,雖然我們了解用主鏡頭做 “數位變焦” 畫質會有些減損,但 “4 個優勢 V.S. 1 個劣勢” ,我想是利遠大於弊,這點我想 ZenFone 4 Pro 仍然能達到效果非常好的夜拍成果的。
= HDR 高動態範圍好利害 =
HDR 全名是 High Dynamic Range ,中文譯為高動態範圍,這名詞也許對於手機相機使用者是陌生的概念,但是其實說簡單一點,就是讓我們一張照片「亮、暗更加均稱,包彩更加飽和」。
圖34
這是我們晚上拍照,最常遇見的場景,雖然手機光圈再大、防手震再好,這麼好的硬體,無助於解決像眼前這種 “亮、暗反差過大” 的場合,這個問題無論是在手機攝影,或是單眼攝影,都是相同的問題 – 動態範圍 (Dynamic Range)不足。
圖35
一但我們將 HDR 開啟,即是 “高動態範圍” ,就輕易的解決剛剛的問題,我們能發現二點,其一是照片中較暗的地方能維持原本較沉的天空,代表整體曝光值不變,同時原本過亮的模型,變的沒那麼亮,且色彩更加飽和。
圖36
當我們把 HDR 功能開、關一起比較,就更明顯了,過去經常拍出 “暗的太暗、亮的太亮” 的照片,現在透過 HDR 的功能,就能夠幫我們環原現場我們看到的畫面。
圖37
這樣子就學會用 HDR 了,只要在 “亮的很亮、暗的很暗” 的場合,開啟 HDR ,就能輕易的將過亮的區域給還原、修正,變的跟現場肉眼看的一致。
圖38
街拍無法控制光源,只能透過 HDR 方式,以保留更多亮部細節,不會呈現不自然的 “部分太亮” 的結果,在創作上是有幫助的。
圖39
即使不是攝影創作,就是日常生活拍攝,HDR 還是能帶來更多方便的好處 – 拍的跟眼前看到的一樣 ,我想就非常好用、非常利害。
圖40英國倫敦 – King’s Cross 車站
HDR 對我來說,是將一張照片亮、暗細節弄的更平均、勻稱一些,同時色彩飽和度也會越好。
我去過好幾個歐洲國家,各種大、小、新、舊車站中,最讓我印像深刻,且會 “刻意再去”的車站,大概只有英國倫敦的 King’s Cross 車站,並不是因這裡有 9 3/4 月台,而是車站屋頂呈現一橢圓、散射式的鷹架,夜間打燈更顯的漂亮,若不是 HDR 修正了亮、暗區域,同時增加了色彩飽和度,眼前這種景像是不容易透過 “單張照片” 拍攝完成。
= 專業的 PRO 模式 =
圖41
ZenFone 4 Pro 擁有非常齊全的專業攝影 PRO 模式,包含可以調整「色溫、EV 曝光補償、ISO、快門速度、對焦」等五大基本且重要功能,而且微調刻度很細是重點,同時在 PRO 模式下,能主動切換主、輔鏡頭。
圖42
第一個是「自訂色溫 K 值」,調整的刻度以 250K 為一個單位,算是蠻細微的調整,而「螢光燈、日光、鎢絲燈」會以圖案顯示,但不難算出來各別代表的 K 值,對於十分了解攝影原理的朋友一看就懂。
圖43
曝光補償這功能當然好用了,雖然自動模式下可以透過直覺調整照片亮、暗來達成近似效果,但是在 PRO 模式下,可以自由決定當 +1 / -1 下,是透過快門的改變,或是 ISO 的變動,來達成曝光補償目的。
圖44
感光度自 ISO 50 到 ISO 3200,每次以 2 倍的級數調整,能到感光度 50 的手機相機真的不多,同時也能到 ISO 3200 也真的非常高,雖然畫質永遠無法讓我們接受,但至少手機相機也向類單眼相機更靠齊一步。
圖45
曝光時間是比較棒的一點,刻度有8秒、10秒、16秒、20秒,最長到 32 秒,雖然許多手機相機能到 30 秒曝光,但能細分到這麼多級數,ZenFone 4 Pro 在手動調整上也確實下了不少軟實力在裡頭。
圖46
手動對焦當然也是必須的,圖示清楚簡單,要近拍的話往「小花」的方向撥,要對焦到「無限遠」的話撥向「二座山」的圖案。
圖47
最後就是在 PRO 模式下,可以主動切換「主、輔鏡頭」,也可以設定在「AUTO」自動,讓相機幫你調整。
圖48
在 PRO 模式下,我們可以追求更彈性的曝光參數,如這張採用主鏡頭 F1.7 / 25mm 1200 萬畫素,採用 RAW 格式記錄,搭配 ISO 50 得最精緻畫質,同時快門僅需要 1/2s 就完成曝光,雖然我可以冒險手持拍攝,但追求最佳銳利度與畫質,我仍使用腳架完成,最後將 DNG 數位檔,透過 Photoshop 後調亮度、銳利度輸出。
圖49
在主鏡頭像素面積在 1.4um2 下,僅使用 ISO 50 ,採用 DNG 數位格式記錄,最後輸出成品畫質是表現讓人滿意,雖然仍有些噪點無法與單眼相機相提並論,只要搭配適合的器材與基本攝影技巧,已能將 ZenFone 4 Pro 發揮到最佳畫質。
圖50
若能搭配 ND400 減光鏡就更棒了! 這張採用主鏡頭 F1.7 / 25mm 拍攝,並且使用 ISO200 ,由於要使用曝光時間長達 32s 以留下最長的車軌,必須搭配 ND400 減光鏡來完成,最後再配合 DNG 數位格式,使用 Photoshop 來微調亮度輸出作品。
= 使用 ZenFone 4 Pro 感想 =
圖51
其實我個人是比較喜歡輔鏡頭 F2.6 / 50mm 1600 萬素這顆,因為就外拍主題來說,主鏡頭 25mm 含括的範圍太大,構圖不易,反之輔鏡頭 50mm 顯得焦點更為集中,且 1600 萬畫素確實細節表現較為細膩一些。
圖52
HDR 是我很喜歡的功能,我預設為 “開啟” ,讓一張照片亮、暗對比不會太強,且色彩飽和度較高,再依情況調整曝光補償,不用另外修圖就能獲得較好的結果。
圖53 冰島 – 塞濟斯菲厄澤
HDR 面對逆光場合簡直如魚得水,不用擔心逆光下地面景色暗成一片,能保留天空亮部細節,以及地面暗部細節,為了時時都能獲得這種效果,我會建議預設為「開啟」而非「自動」,這是我個人使用經驗,給你參考。
圖54 英國倫敦 – 塔橋
低光源下也真的不用太擔心,當了解主、輔鏡頭硬體規格上的差別,就更懂得何時該用什麼鏡頭拍照,F1.7 + O.I.S. 光學防手震,讓我隨手就拍,不用特別去擔心太多。
圖55
對焦快速,我想是除了影像品質以外另一個滿意的,那些專有名詞或許我們可以暫時先放在一旁,你可以很快的 “點一下畫面” 透過 ZenFone 4 Pro 的「三混對焦」,很快就完成對焦,補捉一瞬間的動作,這點也確實夠。
圖56.
整體來說,ZenFone 4 Pro 確實是在硬體上下了非常多功夫,特別是雙鏡頭截長補短的搭配,是最讓我印像深刻,最後照片品質也能發揮出 1 + 1 > 2 的效果,同時在軟體也能發揮出色的硬體,讓我對未來 “手機相機” 有更多的期待與肯定。
以上是賀禎我使用 ZenFone 4 Pro 一個多月來的心得,也花了些功夫從攝影原理角度,來為大家分享 ZenFone 4 Pro 雙鏡頭的原理,以及其它軟硬體特色,給大家參考。
確實這隻帶給我很大的感想是 “We Love Ph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