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25 UPDATE
課外補充,底下這篇是 2015 年單眼相機選購介紹,看完這篇,包準你完全了解 Canon 單眼相機如何買
[聊攝影98] 2015 年 Canon 單眼相機心得介紹
一、前言
資訊展都不資訊展了,十幾年前賀禎我還真的在資訊展賣過電腦零組件,有賣CPU、硬碟、WEBCAM…etc跟電腦有關的東西都賣,現在資訊展賣電腦不稀奇了,相機當然也是重要的「資訊產品」,我們總是會希望在資訊展買到便宜的價格,或是搭配許多贈品,但考慮價格與贈品前,似乎該先鎖定某幾台相機做比較、選購才是。
麻煩的是打開各購物平台,光是相機廠牌都讓你難決定,各家都出了數款數位單眼相機,也很難決擇哪台比較好,於是本篇聊攝影,則是幫大家簡單的整理目前主流單眼數位相機的規格,並且試著簡單做出比較,讓你在選購上有些參考的依據,才不至於霧裡看花,越看越花。
本篇有二大主軸,首先是幫你建立「選購前的基本知識」,帶你認識相機最重要基本的概念「畫素」,先簡單了解畫素的用途與差別後,再接著認識相機最重要的核心元件 – 感光元件,了解感光元件有什麼做用,以及感光元件、畫素,與我們常說的「畫質」關係是什麼,這裡簡單介紹完後,再開始介紹不同廠牌相機給大家做簡單的介紹,一串看下來雖然會讓你稍微頭昏腦漲,但這篇相信值得你反覆再看,會讓完全不懂相機的你有了更快、更直接的了解。
二、選購前的基本認識
1. 一個尷尬的問題
「賀禎,我想買台畫質好的相機,可以幫我推薦一台嗎?」
我最怕別人問我這問題,因為回答這問題之前,得先弄清楚「什麼是畫質好的相機」,如果我們沒先弄清楚,會牛頭不對馬嘴討論毫無交集。 這樣吧,我們先花點時間討論什麼是畫質,還不清楚你說的「畫質好」指的是什麼,不如先分享一下我認為什麼是畫質。
2. 先了解畫素
很多人認為,「畫素高 = 高畫質」,這很像是買電視時店員會推薦的行銷話術,讓人以為我只要買台1400萬、1800萬相機就能拍出畫質好的照片,雖然不能說完全錯,但卻是不正確的說法。
先了解「畫素 Pixel」 是什麼意思,所謂的「畫素」是組成一張照片「最小單位」,每一張照片都是由數百個「畫素」所組成,以下圖01煙火照片為例,當把這張 1800 萬照片放大到300%,就能看到台北101字樣裡頭的 LED 燈,其實就是由一小個、一小格的「畫素Pixel」所組成,最小照片的組成單位。
圖02. 當把照片放大,就能看到裡頭每一個 Pixel 所組成。
一台數位相機所能產生出多大張的數位照片,我們會說這是一台1000萬畫素的數位相機,而「1000萬畫素」又是什麼意思呢? 指的是衡量照片原始尺吋的到底有多大,透過底下這張圖來說明你會比較容易了解,以所謂「1000萬像素」,指的是照片 長x寬 的面積大小,也就是 3648 x 2736 = 998萬畫素,就是1000萬畫素的意思。
圖03. 寬有 3648個畫素 Pixel,高則有 2736 個畫素 Pixel,相乘後即是998萬畫素。
不同畫素,僅代表照片原始大小張的差別剛已,並沒有其他別的意思,就像是買星巴克,你買焦糖馬其朵,並不會你買中杯 Tall 跟特大杯 Venti ,嚐起來味道就有什麼不一樣。
圖04. 畫素差別,只是數位照片實際大小差別,道理跟你買星巴克是一樣的意思,差別是容量大小,跟畫質不算有絕對關係。
3. 感光元件的差別
用來記錄來透過鏡頭照射進來的光線,把光線成為一連串的數位訊號,這時我們就需要「感光元件」來幫忙,感光元件有點像是相機的心臟,他們之間的關係可以透過底下這圖來說明。
圖05. 光線、鏡頭、感光元件,可以透過上圖來簡單說明流程。
也就是說,感光元件的用途,就是將真實世界的光線,進行 A / D 轉換,即是自類比訊號(Analog) 轉變成數位訊號(Digital),而轉成 0101001 等數位訊號後,才能形成前面提到的像素 Pixel。
目前主流數位單眼相機,相機裡頭感光元件也有許多規格,以消費級市場可以簡單分成FF (Full-Fram)、APS-C (Advanced Photo System Type-C)、M4/3、等規格,從底下這圖就能看出他們 「比例」上的差別。
[線上課程終生看] 10 堂課 940 分鐘攝影入門全解析 + 480 分鐘 LR 編修入門,限時特價 $6990 點我報名
至於感光元件又有什麼關係呢? 這可不是前文所說的,買不同容量的焦糖馬其朵,嚐起來還不都一樣,感光元件可是相機的心臟,心臟越大顆,畫質也就越好,細節越漂亮,你可以想像買不同感光元件大小的相機,跟買機車一樣的道理,125cc 載一個人就是比50cc 雙載來的快一些,如果你想要追求越快的車速 (畫質) 就得買馬力越強的車子 (相機) ,下一章我們就來談談到 「畫質」是什麼。
三、「畫質」是什麼
1. 徐志摩原理
詩人徐志摩說過一句很美的話,那就是…,揮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這句話十分的幽美,但今天我們要引用他另一段更有名的話:
「數大,便是美」
感光元件也是如此,感光元件 (面積) 越大,照片越美,畫質也相對越好,而評量「畫質」,我通常會以二個標準來比較,一是照片的細節,二是感光度表現,我們分開來談
2. 照片細節差別
我們透過二台完全不同規格感光元件所拍出來照片來比較,一台是手機相機,擁有800萬畫素的 iPhone 4S,另一台則是擁有 APS-C 感光元件規格的 Sony NEX-5R,我們皆以 800 萬畫素來拍照,同時放大照片來看裡頭細節的差異。
圖07.
首先iPhone 4s 原圖尺吋為 3264 x 2448 = 799萬畫素,也差不多是800萬畫素,而Sony NEX-5R 照片尺吋為 3568 x 2368 = 850 萬畫素,雖然稍大一些,但不至於影響太多,上圖 07 則是縮圖比較,我們放大照片中間綠框所包圍的區域做比較較。
圖08.
當然放大到300%,一比較照片細節,感光元件尺吋差別馬上一分高下,當然拿手機相機與 APS-C 比較無疑是場不公平、差距甚大的比較,但這也簡單說明一個觀念「畫素,絕對不等同於畫質」。
如果我們認為「畫質」是指照片細節清晰與否,顯然上圖07、08 就能證明,相同的畫素 (約800萬) 放大後照片細節精緻程度依舊有顯著的差別,重要的其中一個因素仍是感光元系的規格。 (這層差別,取決眾多因素交互影響,感光元件僅是其中一個較明顯的因素而已)
3. 感光度表現
在任何數位相機評測項目,一定會有一項「高感光度表現」,是什麼意思呢? 在夜間拍攝,不論是各種主題,當照片太暗,我們經常會先調整感光度 ISO ,來讓畫面更明亮一些。
圖09.
感光度不夠,照片曝光不足,照片看起來黯淡無光,若將感光度提高,則畫面明顯增亮許多,但提高感光度會有副作用,照片會產生許多雜訊,使得照片細節並不清楚,令人滿意,而較面積感光元件相機,對於高感光度 (ISO 3200) ,會比較小面積感光元件更有優勢。
圖10.
可以留意照片左側資訊,透過紫色框框處加以放大來比較,較小面積感光元件,在高感光度 ISO3200 設定下,照片細節已經被雜訊所影響,不如較大尺吋感光元件來的優秀。
4. 小結
如果我想買「畫質好」的相機,首先我們要找出衡量照片畫質的標準才行,衡量畫質有許多標準,這裡只簡單分享「感光元件影響畫質」的因素 (還不包括鏡頭、晶片等其他因素考量) ,而因素又相當多,我只挑選「細節精緻度」以及「高感光度表現」這二個因素作為衡量相機畫質的標準,在於這二個標準是我們透過實拍、實作,比較容易實際感受到差別。
2019 年數位攝影入門,全文自由開放閱讀,建立起你的攝影基礎與架構 -> 點我看文章
上圖為九分夜景,只要具備基本攝影技術就能拍出不錯的夜景照片,同樣的拍攝方法,在不同感光元件相機所拍出來的照片,細節依舊有不少的差別。 二張照片畫素相同 (意即照片尺吋相同) ,左側雖然已經算是精緻,由於感光元件較小的關係,畫質依舊不如較大感光元件相機所拍出來的品質,透過圖11,只想讓你了解一個觀念:
「若你攝影技術已經成熟,照片的品質依舊取決在你使用的設備,想要更精緻、精美的照片,適當的投資在器材上選擇是值得的投資」
四、各廠牌相機推薦
1. 前言
我們花了不少時間在討論「感光元件的差別」,在於「畫質」有明顯的差別,不同的相機使用感光元件不盡相同,若你想買「畫質好」的相機,得先看懂數位單眼相機的規格,才能進一步挑選。
但若你問我「推薦你買畫質好的相機」,我也簡單解釋我認為「畫質」是什麼意思,同時提了二個衡量的標準來加以說明,以避免當我說這台相機畫質好,你心中的畫質與我所想的並不一樣,這樣子討論沒有交集十分可惜。
既然我們暫時同意我對於畫質的定義,也暫時接受我對於畫質的評估的二個標準,我們就可以接下來看看,市售主流單眼相機有哪些廠牌? 選定牌子後又該如何細部挑選,這才是這篇另一個最重要的主軸。
目前市場數位相機品牌許多,各個廠牌相機產品也有不同規格,本篇無法一次全部討論與介紹,但會以市場上銷售最好的幾家作為例子,分別是 Canon、Nikon、Olympus、Panasonic,以及 Sony,會以這順序介紹,以英文開頭順序排列,與實際市場銷售反映、品質好壞、個人喜好無關,至於各牌介紹多寡,也會因我個人熟悉程度有所差別,這點請大家多多見諒。
最後相機「機身」介紹完了,不免還是要簡單介紹「鏡頭」,這一部分就不放在這一篇文章裡了,而我有其他文章可以教各位如何看懂相機鏡頭規格,以及其實用性,希望大家這篇看完了,能找到自己實用的機身與鏡頭。
2. 品牌相機 – Canon 佳能
圖12 這三款皆採用 APS-C 感光元件規格
Canon 入門款為 600D、650D,價格較為便宜,適合入門者購買,二者最大差別在於 650D 對焦系統,與中階相機 60D 是同等級的系統,對焦速度快且精準,同時錄影自動對焦,比 600D/60D 來的優秀一些。 而 60D對焦系統與 650D 相同,機身較為紮實、堅固,是與 650D 不同的地方,也因 650D 對焦系統與 60D一樣,使得 60D 較無特別的優勢。
圖13.
Canon 全系列相機皆採用 APS-C 感光元件規格,唯獨 5D3/5D2/1D 採用 FF 全片幅規格,畫質最好,但單價也最貴。 5D3 為 5D2 今年新出後續機種,更新的技術、大幅提昇對焦系統。 而7D 與 5D2 同年推出,可是 Canon 全系統中 APS-C 旗艦機種,擁有19點十字對焦系統以及全機身防水防塵設計,算是不錯的選擇。
EOS-M 是 Canon 新上市 APS-C 單眼相機,全新設計,而鏡頭也是新接環,需搭配 EOS-M 設計鏡頭,可加購轉接環就可以套用 Canon 全系列原廠鏡頭。
3. 品牌相機 – Nikon
圖14 這三款皆採用 APS-C 感光元件規格
D3200 是今年新上市的單眼相機,擁有較高的 2400 萬高畫素,同時支援 wifi 傳檔,較高感光度ISO表現是D3200的特色,而 D5100 推出已有段時間,但價格十分便宜,加上翻轉 LCD 構圖更方便,若不考慮高畫素與 wifi 新功能, D5100 十分適合初學者。
但要留意 D5100/D3200 機身沒有自動對焦馬達,缺點是日後買鏡頭要留意鏡頭有無自動對焦馬達,若買了 50mm/f1.8D 舊鏡頭,在 D5100/D3200 則不能自動對焦要稍微留意一下,若想解決這問題,也想買對焦性能、連拍等各種較強悍機身性能,不彷考慮 D7000,有 39 點對焦點選擇,對焦彈性大,同時高速連拍、各種機身微調性能,做為進階、中階機身選擇十分稱職。
圖15.
Nikon D800 為 FF 全幅感光元件,擁有 3600 萬高畫素,而 D600 是較為簡化的 D800 的全幅機,價格便宜許多,適合昇級為全幅機的使用者做為昇級機種考量。
而 Nikon 1 則是 Nikon 出的小單眼,要留意一下雖然他是單眼相機,但感光元件僅為 1 吋大,比 M4/3 稍小一些。Nikon 1 出二款,分別是 JV1/J2,主要差別是 V1 擴充性較佳,擁有電子觀景窗,而 J2 是 J1 今年出的新出的小改款,多了些拍照模式,以及螢幕畫素提昇,進步不大。
4. 品牌相機 Olympus
圖16. Olympus 皆採用 M4/3 感光元件規格
裡頭功能最齊全與強悍的為 OM-D ,採用 Sony 技術感光元件,比起過去自家產品在高感光度表現進步不少,擁有極高速對焦、每秒 9 張連拍,機身防滴防塵、高解析 EVF 電子觀景窗,都是 OM-D 最獨特的優點,而 E-PL5同樣也有每秒9張連拍速度,螢幕能垂直翻轉自拍,支援輕觸式對焦功能,功能齊全,若是想要買輕薄的單眼,E-PM2 相信不會讓你失望,大部分與 E-PL5 接近,但因訴求體積輕薄,而螢幕無法翻轉,體積外觀頗受女性使用者喜好。
5. 品牌相機 – Panasonic
圖17. Panasonic 皆採用 M4/3 感光元件
GX1 是 Panasonic 中階相機,擁有極高速對焦性能,而G5特色在於擁有翻轉螢幕拍照構圖十分方便,GF5 是 GF3 小改款,錄影收音回到立體音,同時感光度也提昇一級,螢幕也自 46萬點昇級至 92萬點,是三台裡頭體積最輕巧的一台。
6. 品牌相機 – Sony
圖18.
A99 是 Sony 品牌裡頭唯一全片幅機種,而其他的 A77、A65、A37,以至於到 NEX 系列,皆採用 APS-C 規格,產品線齊全且多元。 除了 A99 外, A77 可說是 Sony 陣營 APS-C 的旗艦機種,不同於 A65,A77 對焦系統較強、機身鎂鋁合金、每秒 12 張連拍,以及最重要的防滴防塵。
A65 與 A37 差別在 A65 翻轉螢幕角度較大,LCD畫面稍大,最重要的是 A65 擁有 2400萬畫素, A37 為1600萬,想要功能較為齊全者 A65 是較好的考慮,但考慮價格、體積等入門玩家, A37 是較適合選擇的機種。
圖19. Sony NEX 全系列採用 APS-C 感光元件規格
Sony NEX 系列可說是早些年小單眼市場上的震撼彈,在極小的機身裡頭裝著 APS-C 感光元件,價格規個算是可圈可點,自第一代 NEX5/3 上市已經已經歷了三個年頭,算是十分成熟穩健的產品。
NEX-7 擁有絕佳雙轉盤操作性能,2400萬高畫素,以及電子觀景窗,以符合習慣傳統單眼相機使者習慣,而今年新款 NEX-6 則是NEX-7 兄弟機,同樣擁有電子觀景窗,而機身也多了模式轉盤,與 NEX-5R 同樣擁有較新式的混合式對焦系統,有助於對焦速度提昇。
至於 NEX-5R/NEX-F3 強調螢幕翻轉的拍照樂趣,適合強調輕薄機身的入門玩家、使用者來說這些優點都是十分吸引人的地方。
上圖19是引自我一篇文章: [聊攝影16] 第一次買單眼就上手~上篇 – 機身的選擇,裡頭教大家第一次買單眼相機該如何選擇,而這篇文章是去年 2011年11月18日上線,距今剛好滿一年整,有些資料已經不敷使用,這一篇聊攝影就是延續這一篇文章目的,教大家 2012年資訊月購買相機時該如何在茫茫資訊中,找到些選購的技巧、規則。
這一篇聊攝影並沒有講太多相機選購的方式,而是著重在些相機規格、技術面的差異讓你了解,一台單眼相機最重要的規格是什麼? 如果你對前一篇教你如何選購一台相機有興趣,可以點下面這一篇文章,雖然是去年的文章,但相信對你依舊有許多選購上的幫助。
另外,買單眼相機不要忘了選購鏡頭,單眼相機買法就像上圖19一樣,選定了機身 (漢堡) ,就要接著選購鏡頭 (飲料) 、與配件 (薯條),現在各大購物網站看起來讓人不知如何選擇,充其量也只是不同鏡頭的交叉搭配,就像是你買麥當勞會加買冰炫風是差不多道理。
這一篇就不多加解釋鏡頭的選擇,因為差異不大,底下補充篇文章,教你如何在選定好相機機身後,「第一次」該買哪些鏡頭比較適合你。
本篇聊攝影教學暫時到這告一段落,希望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寫篇文章是很辛苦的,若你喜歡的話,幫忙分享出去,也能幫助到同樣是買相機感到傷腦筋的朋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