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潮家 - 電子防潮箱,春季團購,價格下殺,加䁬 LED 感應燈 - 點我來填單

01  圖01. Sony RX100 與 Canon S95

 

本文為【旅行攝影教學專欄文章】
點我去文章列表

一、前言

賀禎自從開始玩相機、攝影,前後也不少年,自己從事攝影課教學、寫作,以及賣過一陣子數位相機,有個問題其實不斷出現,大多是從自己的學生、朋友口中聽到這問題,都有一種誤解「只要大光圈相機、鏡頭,就能拍出淺景深的照片」,但明明市面上許多相機主打「F1.4、F1.8」大光圈,卻還是拍不出來呢?

      這問題其實說難也不難,但真正理解也不是那麼容易,其實像圖01淺景深的照片,「光圈」只是達成這照片背後的「變數」之一,還有許多變數會影響景深表現程度,但我們通常只會記得光圈大小而已,最重要的並不是「光圈」這變數,而是「實體焦長」到底正多少有關,而小型數位相機的「實體焦長」,通常很短以致於拍不出淺景深的照片。

      底下,我們分別先來介紹什麼是「實體焦長」,了解實體焦長後,我們再來看看兩台相機的比較 Sony RX100 與 Canon S95 這兩台小型數位相機,在拍攝作品時,有什麼差別,透過規格比較與實拍了解,就能回答上面這問題。」

      在繼續往下看之前,請先看這一篇:【教攝影18】淺談什麼是景深 ,請先看過這一此,你對於「景深」一詞,才會比較了解清楚哦。

 

二、了解相機實體焦長 
1. 看懂相機實體焦長

      當感光元件越大,為了拍出與較小感光元件相同的畫面,其所需的實體焦長也就相對越長,鏡頭長度也會隨之增加,體積也會變大;反之,當感光元件越小,所需要的實體焦長也就越短,機身就能做的非常小。

      但相機、鏡頭上的「實體焦長」要去哪裡看呢? 其實很簡單,大多數相機鏡頭上都會標示實體焦長的範圍,以Sony RX100 為例,鏡頭上標示的實體焦長為10.4mm – 37.1 mm,而Canon S95 鏡頭上標示的實體焦長為 6.0mm – 22.5mm。

 

02圖02. 每台相機上都會標示

[教攝影19] 為何拍不出淺景深

 

2. 「實體焦長」與「等效焦長」差別
      而實體焦長通常要經過一個「換算」的公式,才會是我們常聽到的 24mm大廣角、240mm超望遠,以Sony RX100 官方資料表示,RX100 的廣角端約為 28mm,這時我們就知道Sony RX100 的換算倍率要 x2.7 倍左右,而 Canon S95 官方資料同樣為 28mm,換算倍率約為 x4.6 倍左右,而經過換算後的數字 (如28mm) ,我們稱之為「等效焦長」。

      之所以要有這換算倍率,主要還是為了要好溝通,當我說:「這張團體是要24mm廣角鏡頭才能拍的下來」,我們可以感覺得這是一個很廣的相機,但如果我卻說:「這張照片是要4mm鏡頭才拍的下來」,相信許多人會搞不清楚,為了讓溝通清楚,所以相機規格表上會註明等效焦長多少 (如24mm – 120mm),相機上又會標註實體焦長是多少 (如上圖02)

      簡單說,相機硬體上「實體焦長」,通常要經過一個計算,才會是我們常說的「等效焦長」,這裡我們只要知道小相機的實體焦長其實是非常短就好,了解什麼是實體焦長是什麼意思就好。
 

3. 感光元件與實體焦長關係
      而實體焦長的大小,也跟感光元件大小有關,當感光元件越大,所需要的實體焦長也越長,所以我們可以知道 Sony RX100 感光元件為 1平方英吋,Canon S95 感光元件 1/1.7”。

 

03圖03. 感光元件大小比較
      從上圖03我們就比較出不同相機感光元件大小,可以發現 Sony RX100 的感光元件比 Canon S95 的感光元件大上一倍以上,這就不難理解,為何圖02標示 Sony RX100 的實體焦長,會比 Canon S95 的實體焦長還要長。

 

04圖04. 感光元件大小差異,就能看出儘管等效焦長接近,但實體焦長就有差別。

 

4. 感光元件、實體焦長、景深
      前面我們了解「實體焦長」與感光元件的關係,感光元件越大,所需要的實體焦長也就越長,那麼我們再來了解,「感光元件」與「景深」的關係,我們先看一段維基百科上的定義:

在相同條件下(相同的等效焦距、對焦距離、光圈、模糊圈直徑與畫幅之比),感光元件越小,景深越大。大致為倒數關係,即感光元件畫幅長邊之比的倒數約等於景深之比,例如:感光元件增大一倍,景深減小一半。 景深的不同是感光元件畫幅對成像效果最直接的影響。

      看到這裡,我們知道,感光元件越大,景深也就越淺,而剛也提到,感光元件越大,實體焦長也就越長,那麼,實體焦長越長的話,景深也會越淺嗎? 我們再來看一下冼鏡光老師在他 Blog 上著作上,有進一步解釋:

 

05圖05. 資料來源:http://blog.dcview.com/article.php?a=AD5SNQxsBTAAaA%3D%3D 冼鏡光老師 Blog

      上圖05 說明了景深表現,與實體焦距的關係,看不懂沒關係,我們只要知道,影響景深大小最重要的變數其實是「f」值,也就是實體焦距,實體焦距些微的差距,影響景深變化程度也越大,我們只要知道這點就好。 (這點有興趣的朋友,請自行上冼老師 Blog ,有很清楚的介紹與說明)

 

5. 小結
      看到看到這裡,我們已經很清楚了解幾件事情。 第一,相機的「實體焦長」與相機硬體結構有關,我們也學會如何在相機外觀解讀這組數字,通常要經過換算後,才是我們所說的「等效焦長」,等效焦長是為了讓我們溝通方面,才知道「24mm 大廣角」是有多廣。

      第二,感光元件越大,所需的實體焦長也相對越長,從我們比較 Sony RX100 與 Canon S95 的官方資料就能發現,Sony RX100 感光元件比 Canon S95 還要大,相機身上標示的「實體焦長」,Sony RX100 的確也比 Canon S95 還要長。

      第三,從維基百科資料我們也了解,當感光元件越大,景深也越淺,但我們也知道感光元件越大,實體焦長也就越長。

這裡我們問個簡單的問題,能否在不知道感光元件大小之前,光看「實體焦長」就能看的出哪台相機景深較淺嗎? 為了解決這問題,我們親自來實驗看看是不是如此,看是否能得到以下的結論

感光元件越大 = 實體焦長越長 = 相同構圖下,景深越淺

 

三、實際操作與比較

1. 實驗說明

06

圖06.
      我們為了要測試出不同感光元件大小、不同實體焦長,在相同構圖之下,景深表現會有所不同,上圖06是我擺設的方式,桌上擺了一把捲尺,自遠處的牆邊為 0cm往相機一路延伸下來,並且擺放了幾隻喬巴在桌面上,用尺精量每隻喬巴之間的距離。

 

07圖07.
      每隻喬巴都相距 10cm,最後一隻喬巴D離背後的牆壁也是剛好 10cm,並且將其前後錯開,以在照片中能四隻皆能看的清楚。

 

08圖08.
      另一方面,為了拍出構圖相同的照片,同時也用尺量好相對位置,由於相機身上並無標示感光元件正確位置,只能用肉眼判斷,無法精確測量。

      當我們相機架好後,相機操作方式為 Av 光圈優先模式,挑選了幾組光圈值作為比較,分別是 2.0 / 2.8 / 4.0 / 5.6 / 8.0做比較,挑選 f2.0 開始,原因是 S95 最大光圈為 f2.0,而以每二段距取樣,f2.0 跳二段就是 f2.8,以此類推。

      實驗說明與相機設定在這裡說明清楚了,下一節我們來比較實拍,透過二組實拍我們就能驗證,感光元件大小,會有不同實體焦長,也是影響景深的表現。

 

2. 實拍A
      以下圖示觀看重點,請放在最後一隻喬巴身上,在最大光圈F2.0,此時景深最淺,最後一隻喬巴一定是在景深之外,隨著我們光圈逐漸縮小,景深範圍逐漸加大,最後一隻喬巴型體會漸漸清晰,五官也可逐漸辨識出來,心中留意這觀察重點,來看二組實拍。

09圖09. 以F2.0 來比較,RX100 照片中,最後一隻十分模糊,而S95這邊喬巴五官仍能辨識,景深較RX100來得深

 

10圖10. 縮了三段光圈,自F2.0來到F2.8,RX100的深仍算淺,相較S95,最後一隻喬巴與第三隻不會相差太多。

 

11

圖11. 再縮小三段光圈來到F4.0,RX100最後一隻喬巴五官已經可辨識,而S95這邊,F4.0與F2.8景深異不大,原因也在於景深較深的緣故。

 

12圖12. RX100 這裡,可以感覺第三隻喬巴更清晰了,但S95這頭,已經毫無變化

 

13圖13. 最後來到 F8.0,RX100景深表現,可說已含括大部分範圍,但S95在F4.0時其實景深變化差別就不大了。

      接下來我們再來實驗第二組,這次我們再將相機往前移一些,來比較更細膩變化。

 

3. 實拍B
14圖14. 這一組十分明顯,RX100最後一隻喬巴已經快沒入背景,S95這端明顯感覺景深還是大過於RX100

 

15圖15.縮小三段光圈來到F2.8,RX100最後一隻喬巴形體更具體了,而S95這端的喬巴,五官已經較前F2.0拍時更清晰了。

 

16圖16.再縮小三段光圈,RX100最後一隻喬巴帽子「X」已經看的出來了,但五官仍不夠清晰,而S95這端的喬巴,比較的出來五官比 F2.0 更加清晰

 

17圖17.來到了 F5.6,RX100這端的喬巴已經五官可辨識,但 S95這端的比較,似乎跟前一張 F4.0 差別不大。

 

18圖18.最後來到F8.0,RX100這端的第三隻喬巴五官較為清晰,但S95這邊,似乎在 F5.6,全部的喬巴已經都網入景深範圍內沒有變化。

 

4. 小結
      透過兩台比較,我們可以看出來片幅較大的相機,景深會較淺,大尺吋感光元件為了要拍出較大的景深範圍,光圈必須縮的較小才能做到;反之,小尺吋的感光元件,由於實體焦長較短,景深範圍較大,光圈不用縮太小,都可以將物體納入景深範圍內。

      從實拍組A可以看的出來,RX100在F5.6、F8左右,才能將整個拍攝對像納入景深範圍,但較小感光元件的 S95其實在F2.8、F4.0,差不多就可以將全部喬巴拍的清楚。在實拍組B,RX100在F8.0情況下,都無法將部分的喬巴納入景深範圍內,反之S95在F4.0、F5.6差別不大。

      透過二組實拍,我們可以證明,感光元件越大,實體焦長也越長,獲得景深範圍也越淺,越能拍出淺景深的照片,反之較小的感光元件相機,實體焦長越短,景深範圍也就越深,越不易拍出淺景深的照片。

大家發現了嗎? 如果我們用小相機,想要拍出背景模糊、景深很淺的相片,除非你靠的很近 (如圖14),不然是拍不出來的,而較大感光元件的相機,想要拍出淺景深的照片,不用離的很近,效果就很明顯 (圖09),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還是得要買大台的單眼相機的原因。

 

19圖19. 想要拍出景深十分淺的照片,離主角又要有些距離,非得要大感光元件相機才行,通常都是可換鏡頭相機才做得到。

 

四、總結

20圖20.左為 Sony RX100 ,右為 Canon S95,同為光圈 F2.0

      其實以RX100這樣子規格感光元件,在室外拍想要獲得淺景深的照片仍是有一定的難度,但若在室內拍照,想運用淺深變化,拍出富有層次感的照片,仍是具有十分大的優勢。

      上圖就是明顯的比較差別,採用大光圈,搭配較大感光元件,運用幾隻娃娃、公仔透過前後排列,適當的陳設出來,景深細膩的變化,撒在整張照片上,豐有層次感,同時一眼就能辨識畫面主角,反之較小感光元件的相機,就算採用F2.0大光圈,而景深較大關係,看起來畫面十分雜亂,不易創造出我們理想的美感照片。

 

21圖21.左Sony RX100,右為 Canon S95,使用光圈F2.0

      整篇,我只想幫大家解決一個常見的問題「為何我買了F2.0 大光圈相機,還是拍不出淺景深的照片呢」,其實很簡單,相信大家也知道了,就是「實體焦長」的問題。

      而本篇也從最基本如何在相機身上讀出實體焦長開始介紹,再告訴你這實體焦長與感光元件的關係,最後透過實拍,讓你了解原來想要拍出「淺景深」的照片,感光元件的確是一個很重要的硬體規格,因為淺深越淺的照片,所需要的其中一個最重要的變數即是實體焦長,並不是我們以為「光圈」夠大,就能做到。

      我常在教課,常跟大家分享一句話「什麼樣的照片,就是什麼相的相機、鏡頭拍出來的,不要勉強自己」,如果你想拍出上圖21的照片,你還是得要有適當的工具才能辦到哦,千萬不要一直認為是你技術不夠好,就算技術再好,拍了二、三十年,沒有適當的工具依舊拍不出。

      本篇聊攝影到這裡暫告一個段落,感謝你的閱讀與支持,如果對你有些幫助,也請多多分享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