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背景資訊】
網站:點我
地址:Piazza San Pietro, 00120 Città del Vaticano梵蒂岡
電話:+39 06 6988 3731
交通方式:
費用: 0
【景點介紹】
聖伯多祿大殿(拉丁語:Basilica Sancti Petri,義大利語:Basilica di San Pietro in Vaticano),亦名聖伯多祿大教堂、梵蒂岡大殿、聖彼得大教堂,是位於梵蒂岡的一座天主教宗座聖殿,建於1506年至1626年,為天主教會重要的象徵之一。其佔地23,000平方米,可容納超過六萬人。教堂中央是直徑42米的穹窿,頂高約138米,前方則為聖伯多祿廣場與協和大道。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師與藝術家多納托•伯拉孟特、拉斐爾、米開朗基羅和小安東尼奧•達•桑加羅等都曾參與設計。廣場的設計人是貝尼尼。堂內保存有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許多藝術家如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等的壁畫與雕刻。
聖伯多祿大殿由於其禮拜儀式,是著名的天主教徒朝聖地點之一。教宗每年會舉行多個儀式,約有一萬五千人到八萬人參與,可能是在聖伯多祿大殿或是聖伯多祿廣場。(wiki 20140418)
【遊記】
圖02.
聖彼德得教堂 (拉丁語:Basilica Sancti Petri,義大利語:Basilica di San Pietro) 最初建於西元 326-333 年間,由君士坦丁大帝所建,立於聖彼得墓地原址上所蓋起,也因此稱為聖彼得大教堂,可說是全世界最大的教堂,內有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等人作品收藏在其中,歷經千年歷史,天災人禍下略顯破舊,教宗儒略二世 (Giulo II) 於西元 1506 年開始動工重建,歷經 20 位教宗,前後 120 年,終於在 1626 年總算完工,成為現今看到的聖彼得大教堂,可說是人類歷史上最讓人讚嘆的建築。
圖03.
前面這座「聖彼德大廣場」,建於西元 1656 年間,由當時教宗亞歷山大七世 (Alessandro VII) 任內所建,希望能容得下從世界各地而來的信徒,請了貝爾尼尼設計這巴洛克風格廣場,長 340 公尺,寬為 240公尺,可容納上萬人在這裡聆聽教宗在這裡為大家祈福。
圖04.
自高處往廣場望去,就像是一雙手臂環抱著來自各地的信徒,寓意深遠。
圖05.
而這座廣場建於西元 1667 年,設計師為一那不勒斯人,可以看到環繞這廣場的半圓形二重柱廊所圍繞巴洛克式廣場,底下是一共四排,共 284 根托斯卡拉式柱子,像徵著永恆的生命。
圖06.
在這柱子之上,一座座詡詡如生的聖者雕像,出自於建築天才,也是巴洛克藝術之父 – 貝爾尼尼 之手,上頭共有 140 尊大理石雕像,皆為羅馬天主教會歷史上的殉道者。
[線上課程終生看] 10 堂課 940 分鐘攝影入門全解析 + 480 分鐘 LR 編修入門,限時特價 $6990 點我報名
在聖彼得大殿入口前頂端有一排聖者雕像,中間為耶穌基督雕像,其餘皆為其他殉難者的雕像。
圖08.
在門口前左、右兩邊,特別立了這尊雕像,這尊為於1840年間由托多利尼 (A.Todolini) 所雕刻的聖人像,此雕像即為聖保羅雕像,他並不是耶穌12位門徒之一,卻又為何以在他墓地上建起這座雕像,又在門口立了這麼一尊雕像呢? 相傳他受耶穌精神感召四處傳教,遍及小亞細亞、希臘、義大利…等地,最後在羅馬此地殉教。
圖09.
聖彼得是被劊子手用長劍斬首,於是右手持長劍作為其代表像徵,而左手持經文代表他四處宣提教義。
圖10.
門口左手邊另一尊同樣是聖彼得雕像,由法布里斯 (G.Fabris) 所完成,右手持的象徵耶穌給予通往天國的鑰匙,左手則是手持耶穌給的聖旨。
圖11.
廣場二側各有一座噴泉,象徵著上帝賜給信徒的生命之水。
2019 年數位攝影入門,全文自由開放閱讀,建立起你的攝影基礎與架構 -> 點我看文章
廣場中央立了一根方尖碑,在義大利四處可見,而這根方尖碑之前是立在尼祿競技場,而西元 1586 年,由教宗西斯都五世 (Sisto V) 才決定將此方尖碑移到現場聖彼得廣場中央。
圖13.
回到聖彼得大殿正面,留意頂端兩側的時鐘,左側為現在時間,但特別的是右側的時鐘,則是延續法國大革命前所採用的計時方式,標示目前歐洲平均時間。
圖14.
與面有數個陽台,其中正中間這陽台則是稱為「祝福陽台」,歷任當選的新教宗,都會在這陽台第一次公開露面,接受信徒的祝賀,也為信徒祝福。
圖15.
一走進大殿裡頭,就被裡頭莊嚴、肅穆、典雅的設計所震懾住,裡頭十分富麗且堂皇,讓你無從何處看起,甚至讓你暫時忘了呼吸。 中央左右兩側各有六根大理石石柱,主要將整個殿堂切分成左、中、右三個走道,其中中央最為寬廣,約有 25 公尺寬。
圖16.
一個又一個拱門,跨越在這長廊,讓你會一時失去了方向感,每一根大理石柱都如此精雕細琢,都超過長層樓十來公尺的長度,讓你對這聖殿更加贊嘆。
圖17.
抬頭仰望,能發現一個又一個半球形所的頂蓋,稱之為「穹窿」,整個殿堂裡面約莫十來個,且設計不同風格。
圖18.
有的穹窿則是以宗教壁畫設計,如此高的高度,又如此精美的畫作,難以想像當年是如何的在上頭作畫。
圖19
有的穹窿則是強調採光設計,半圓形穹窿邊緣採用透光窗戶,來增加室內採光。
圖20.
整個大殿裡頭有數個小型禮拜堂,即使是處於大殿一角,都十分的寬敞,光看照片難去想像整個聖彼得大殿是如何雄偉。
圖21.
雖然整個大殿區分三條主要的走道,並不會讓你無所遵守行進方向,但實在讓人對此致上無比的敬意,無論你是否身為教徒,都會對這裡感到佩服。
圖22.
莊嚴、肅穆、瑰麗,巧奪天工,這是一踏進這為全天下信徒祈福的教宗所守護的聖彼得大殿,我腦海中不斷飛進的形容詞。
圖23.
今生有幸來到這聖殿,可別被他如此華麗的設計給震懾住了,這裡有三件聖物得先來好好看個仔細,其中一件就是這於西於 1499 年由米開朗基羅親手完成的「聖殤像」,但這聖殤像曾在西元 1972 年,被一位來自匈牙利的狂熱的教徒,邊喊著「I’m Jesus Christ」,一邊手持鐵鎚猛鎚因所破壞,花了三年才加以修復,日後我們只能透過被強化玻璃保護外來欣賞這作品。
圖24 這件作品是大理石所雕刻出來,如此精緻,流露出聖母失去兒子沉痛的表情,這件作品實在太讓當時世人所贊嘆,不敢相信這是由一位年僅 25 歲的年輕人,當時米開朗基羅在聖母胸前的肩帶刻上 「MICHEL ANGELUS FLORENT FACIBAT」,其意為來自佛羅倫斯的米開朗基羅之手,可看得出當時年輕氣盛的小伙子的意氣風發,但事後米開朗基羅十分後悔在此像題名,日後也不再任何作品署名,而這聖殤像成為唯一一個有米開朗基羅署名的作品。
圖25.
大殿正中央,由一個四根長達 20 公尺螺旋狀柱子所支撐,看似一亭子的設計品,稱之為聖體傘,又或稱為青銅華蓋 (Baldac chino),由教宗烏爾巴諾八世 (Urbano VIII) 委託貝爾尼尼所設計。
圖26.
聖體傘頂端四角各有一天使,像徵由自由的天使守護,而中間垂下的簾幕上頭刻有蜜蜂,則是像徵來自以蜜蜂為家徽巴貝里尼家族的烏爾巴諾八世。
圖27.
這聖體傘總重達 37000 公斤,聖體傘下方為教宗為了舉行彌撒才能站上祭壇,而這祭壇底下,即是聖彼得的陵墓。
圖28
聖體傘頂端則是由米開朗基羅所設計的圓頂,圓頂透過玻璃窗戶照射下陽光,撒落在這聖體傘,像徵上帝的祝福,讓這聖體傘更加閃耀、詳和,如沐聖光般神聖。
圖29.
第三件聖物,則是同樣由貝爾尼尼所設計的彼得寶座 (Cathedra Petri),相傳是中間這木椅,是聖彼得所使用,經由查證,應是由加洛林國王泰查二世所贈予。
圖31.
椅背上頭有一圓形玻璃窗,中間有一像徵天主的鴿子,中間放射狀12條線之設計,像徵代表耶穌的12門徒。
圖32.
看完三聖物,我們稍微回到大殿圓頂這部分來介紹,這圓頂最初設計想要比神萬殿還要更大,但要超越萬神殿以當時的建築科技來說難以辦到,以萬神殿的牆面厚度就高達 6 公尺厚,如果要加以超越,勢必厚度比需增加,四周推力才能足以支撐。
圖33.
諸多考量下,最後的折衷答案為,該圓頂直徑為 41.47 公尺,僅次於萬神殿穹頂 (43.3公尺),以及位於佛羅倫斯的聖母百花大教堂八角形圓頂 (43.7公尺) ,高度為 136.57 公尺,這記錄可為全世界最高的穹頂的教堂。
參考文章:
[攝影眼逛歐洲] 景點 – 義大利羅馬 – 萬神殿
圖34.
這圓頂可說是上帝給人類的挑戰,並非一氣呵成,最初是由設計師布拉曼於西元 1506 年開始建造,而布拉曼於 1514 年過世,由拉斐爾接手,過了六年拉斐爾也過世了,最後是由高齡 71 歲的米開朗基羅接手,可說是米開朗基羅生前最後一個作品,但可惜的是米開朗基羅也無緣在辭世前完成它,最後是由德拉波波爾於 1590 年完工,前後將近一個世紀才完成。
圖35
穹頂圓心處刻有拉丁文「TV ES PETRVS ET SVPER HANC PETRAM AEDIFICABO ECCLESIAM MEAM. TIBI DABO CLAVES REGNI CAELORVM」,意即「你是彼得 (磐石),我要我要在此磐石上建立我的教會,並將天國之鑰交給你」。
圖36.
若你登頂,將更能貼近這圓質穹頂,上頭更多精美的雕刻與壁畫在上頭,值得你花 5 歐,近距離欣賞由拉斐爾、米開朗基羅畢生傑作。
圖37.
在這穹頂下則是聖體傘,環繞聖體傘則有壁龕內四尊高約五米高的雕像,第一尊是手持長矛羅馬士兵聖龍吉諾 (S. Longino),是他親手剌死耶穌確認死亡,而表情呈現十分懊悔,當耶穌復活後他見證奇蹟,而成為耶穌忠實信徒。
圖38.
第二位是紀念君士坦丁大帝的母親-聖海倫納 (S. Elena),手握十字架與鐵釘,故事為海倫納在西元4世紀初,在耶路撒冷朝聖,費盡心力找到釘死耶穌的十字架,最後將這十字架帶回羅馬教宗這段故事。
圖39.
第三尊為聖女維洛尼卡(S. Veronica),相傳耶穌背著十字架前往加爾瓦略山,這位維洛尼卡用這麻布,替耶穌擦拭臉上的血與汗,傳說那聖容至今仍烙印在她的麻布上,現在這麻布仍妥善的保存。
第四尊為被交叉地釘在十字架上的聖安得烈(S. Andrea),他是聖彼得的弟弟,為了表示對其哥哥殉道的尊重,他選擇交叉釘死的殉道方式,而聖彼得則是倒立被釘死在十字架上。
圖40.
除了這三聖物外與四大雕像,聖殿內仍有許多精美的雕刻別且具意義,就讓我們先來看這尊聖彼得銅像。這銅像是由13世紀康比歐 (Arnolfo di Cambio) 所完成,頭頂這光圈乃是聖人才能擁有,右手手勢像徵祝福,左手手持兩把開啟天國的鑰匙。
圖41.
相傳只要誠心的摸著聖彼得銅像的右腳腳趾,就能得到聖人的祝福,來到這裡都能看到大排長龍的信徒,等著撫摸聖人的腳趾以期得到祝福,可看見腳趾被無以計數的信徒撫摸而更顯光亮平滑。
圖42.
這尊雕像為教宗亞歷山大七世,又名五聖像,為貝爾尼尼最後一尊作品,端坐在中間為亞歷山大七紀,由四位女神所環繞,像徵仁慈、正義、真理、智慧等四位女神。
圖43.
這被紅色布幔所蓋住的是一骷髏頭,手持一沙漏,代表時間無情地無斷流逝,無論你是尊貴貴族或是平民百姓,最終難逃一死。
圖44.
整個大殿裡頭仍有許多精美的宗教故事雕像,在此無法一一的介紹,待你親自來欣賞。
圖45.
不只是巧奪天工的雕刻,大殿內採光也十分別具心思,一束自窗外射進的光線,增添這些故事壁畫的神秘傳說等氣息。
圖46.
一圈絕對是看不完,光是這大殿花上二個小小細細的品嚐都嫌不夠。
圖47.
走到殿外旁邊,有一售票亭,你可以花 5 歐就可以登上前文介紹的圓形穹頂。 (年長者可花 7 歐,買搭乘電梯的入口)。
圖48.
一路走上來約300階左右,其實還好不算太累,想想你是登上全世界最高穹頂的教堂,這一路爬上來是值得的。
圖49
還沒到穹頂端,可以先繞繞欣賞這圓形穹頂四周馬賽克壁磚所拼貼而成的壁畫。
圖50.
在這裡,可以近距離的欣賞這偉大的圓形穹頂,想想數百年前,經由拉斐爾、米開朗基羅二位偉大藝術家之手的人類文化遺跡。
圖51.
繼續往上爬,階梯越來越窄、越來越小,甚至整個人都必需斜斜的走才能前進。
圖52.
約莫再爬300階左右,總算是登上了圓形穹頂上頭,就可以伏看整個聖彼得大廣場,以及整個羅馬市景,此時你就會發現,原來手中的明信片場景,就是在這裡拍的。
圖53.
這讓人如痴如醉的日落,就是梵蒂崗在我即將離開羅馬前,送我最大的禮物,登上這裡拍下這張照片,一切的辛苦都值得了,也為這次長達一個月的旅行畫下個美麗的句點。
圖55.
入夜後的聖彼得大廣場,配合周邊的羅馬市景,實在是讓人捨不得離開,真的捨不得離開,直到管理人員登前來示意即將關閉這觀景台,用簡單的英文禮貌性的回應後,帶著不捨的心情離開。 (我恨死我自己沒帶腳架了…事前功課沒作足,不知道這裡可以拍到如此讓人驚豔的照片)
最後送上二張自聖彼得大教堂穹頂上拍攝的羅馬市景與你分享,請點擊大圖來好好的欣賞這讓人回憶一輩子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