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整理了所有 "攝影教學影片" ,持續更新 - 點我來看教學影片整理

 

三、現在對理論的看法與心得

「理論是提供另一種觀看問題意義的方法」
這裡提的意義,我指的如同我上面談的意義,但最讓我深刻感覺到的就是,如果我無法從兩個以上理論去看同一個問題,我就僅能將理論應用在第一個層次來看問題,也就是將理論內部拆解去看問題的意義,也許將第二個理論納進來看同一個問題,我也僅能了解出,

DSCF0712_調整大小 .jpg
2009,06,16 新莊:中正路

 

不同的理論看同一問題,自然會浮現問題不同面向的意義,在於不同的理論是如何「看」問題,是「分類」的過程與方式,兩個理論方法、順序不同,所至因為分類會造成哪些值得「看」與「不看」自然會有各自不同的解讀。

 

但這只停在第二層意義,各個理論各自解讀同一問題,其實最應該是要更進一步的去想
為什麼我要引用這兩個理論,他們的「差別」「分類」意義是什麼? 為什麼差別? 為何引這兩個理論而不是其他的,我「捨」了些什麼選了這兩個? 我應該要找出更高一層的想法:

 

這兩個理論之間的差別,因為「有差別」我們才會進行分類,而分類目的與內涵在於兩者間「差別意義」是有「意義的」,而這「差別意義」在看這問題能否又可以產生什麼樣的「超越」過這兩個理論各自解讀問題意義項目加總的總合

 

也許理論A看問題甲,解讀出23的意義;理論B看問題甲,解讀出345;而理論AB的差別產生的意義(可以假設成理論C),透過這差別意義(理論C)再來看問題甲,得到問題意義23456

 

(我在想,上面所說的,是不是比較文學在談有關於這方面的東西?)

 

當我無法稍微體會到這一點,我永遠感受不出那句話「理論只是提供我們看問題的角度與呈現某一面的意義」,原來我現在的心得是可以用一句話就可以作個總結「理論是要比較才能得到意義,如此再看問題時才能看的更深」。

 

但我相信,我還是處於更高一層的理論框架下來作這一系列的論導,也許我現在直接想到的就是,哲學基礎上是現像學的概念,心裡學的基礎是完形心裡學的概念,至於還有沒有? 我現在還不曉得,但我知道,如果我無法念的更多、聽的更多,我永遠還只是停留在更高一層的「第一層意義」,看不出我現在想的到底還困究在什麼樣的思考架構下。

 

於是,我終於要進入我的結論了

四、故事與結論

() 誤以表面的意見是認知

       

最近發生了一件事,也是經由其他長輩的意見,讓我從困惑與不滿的情緒中拉了出來,重新的檢視這件事中我是什麼樣的立場與想法在解讀自己與他人的想法。

我們常會聽說,不同文化的人,很容易會有認知上的差別,我也常聽,也常這麼說給別人聽,但現在想想,這裡的「認知」不是我想的「認知」,而很多情況下,只是「不同文化下的人對於同一問題的反應上,是意見不同, 並非是我們口中意會的認知不同」,真正背後的「認知結構」是很難看出與挖堀的,常常因為表面的衝突就以為是全部,就以為是認知不同。

 

實際上,也許表面的「衝突」,意見的不合,只是一連串認知處理過後的「表面結果」而已,但卻因為把這表面結果誤以為是深層的認知結構,沒有再往下思考、再往下挖,於是就像我上面提的「其實我還只停留在第一層表面的意義,卻誤以為我已經進入了更深的認知結構分析中」,這實在太自大敷淺了。( 打到這我又想到鍾老師提的那收音機的例子,真的太貼切了,還是我意會不到那程度?)

 

() 檢討自己的行動策略

當我用一些標準衡量別人的行動策略時,其實我只注意「我用什麼標準」去衡量對方,我卻一直忽略掉去思考「我省略掉什麼標準」,以至於可能誤會了對方,甚至無法讓自己更清楚去了解別人,所以我一開頭才會提幾個生活化的例子,也許我們買了一瓶綠茶,不是因為我們想喝,而是我們「不想喝」其他的飲料。盡管如此,我還只是停留在第一層意義的探索,用一個理論觀點來解釋我為何買這瓶飲料,仍在試圖分析同一句話「為何我要買這瓶飲料」。

 

今天我的最後行為是,我買了一瓶沙士來解渴而不是可樂,當時的情境下身邊有三位朋友都買了沙士。用理論A解釋我的行為也許會說「因為周邊的朋友都買沙士,所以為表現團結我也買沙士」,這也許基於社會學的角度來解釋;用另一個理論也許會說「聽說沙士的某些成分能消暑,加點鹽會更好」,這比較傾向於化學觀點來看,即使是再引用更多不同的理論來解釋為何買沙士,但卻忽略掉了另一種可能的問法:買沙士其實是排除了什麼? 所以我買了它。

 

那些用心裡學、社會學、化學的觀點,也可能僅是停留在第一層意義的探索,──用不同的理論各自解讀,如果能用不同的框架來解釋結果,有機會發現「其實我忽略了什麼是我沒注意到的」,就更可能的進入到第二層比較意義探索,如果再往下結合了兩個完全不同理論的框架,我就可以比較理論中間的「差異意義」來看同一個問題,進入了第三層──比較差異中存在的意義如何解讀同一個問題── 。

 

() 我認為,「差異的意義」比理論各自的意義更有「意義」。

基本上還是透過「差異」中來尋求意義在哪裡,這裡我感覺有兩個問題,其一為如果我沒有機會接觸到不同的理論,我仍停留在原地,僅不過是拿不同的標準(理論)來看同一個問題,很難去看到不同框架下對於問題的看法與發現;另一個問題就是,我該如何知道我手邊的兩個理論是「同一個」或「不同一個」觀看世界、問題的方式呢? 

 

此時我唯一想到的,就是去試圖透過研究該理論是基於什麼樣的「典範」下發展的,是先驗還後驗? 但若繼續往下挖,我就自覺的進入另一個更讓我搞不清楚的境界了,唯一讓我現在比較能意會到的是:每一個理論是提供一個觀看問題的方法。但學到、做到、落實到腦中去實踐,我仍沒把握我有能力時時的告訴自己小心地與理論保持點空間,但我可以開始慢慢提醒自己一句話

 

我是基於什麼理由相信這理論是適合的,如果是,是什麼? 如果不是又是什麼,但絕對有不是的理由與條件,我要想辦法找出來

 

() 最後的故事結論

今天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才讓我感到自以為自己真的反省了一點些並檢討自己,其實還什麼都不懂,當我試圖拿一個理論(以及其中的標準)去衡量別人的行為,以為別人如何如何,同樣的再拿另一個理論再看同一個問題,卻也得到差不多的看法,但唯有真的透過立場完全不同的第三者,我才發現那些「我分類過程中,忽略並且遺漏的標準」是什麼,如果沒有第三者介入的機會,我沒自信與把握能反省自己漏了些什麼。

 

如果我能找到並且發現那些,被我遺漏、忽略的那些觀看世界的標準與條件,其實了解別人,特別是立場跟自己相左的別人,其實是件很簡單的事。 當我有了這個小小的結論後,我才深感覺到「分類」是件很重要的人生問題,我們如何分類,都基於一個、或多個理論所組合的世界觀,以為自己很多元了,實際上這些都是透過「分類」的過程中選擇了自己理解並且接受的標準,到頭來看問題永遠都是同一面、同一個意義,今天若沒有這件
文化衝突的事情發生在我身上,我相信我還是無法稍微讓自己進步一點去看自己那些
看不見並且無意識分類掉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