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01.一張照片價值在於數年後才會浮現,但又有多少人能讓他浮出來?
我們很喜歡拍照,不論是拍拍眼前任何一樣小物,或是自己成為照片主角,這種興趣任何人都喜歡,我還不曾看過有人不喜歡任何一樣,甚至用厭惡來形容,而不同文化下會有不同的觀感,如印尼人會不喜歡,甚至是禁止你照相,會將他們的靈魂給抽走等,但在絕大多數不同國家文化,拍照是件讓人愉快的事情。
我們現在拍照更是件簡單的事情,不用再提前準備底片,想想明天是室內還是室外,選用不同感光度、色溫的底片,也不用擔心底片過期,要不要放冰箱? 拍完後底片該如何保存? 要不要放防潮箱? 洗出來的照片怎麼收藏? 又如何整理成一冊冊的回憶,讓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後的自己能夠透過相片來回憶起曾經的美好。
數位攝影,讓我們拍照更簡單了,我們不用顧慮太多,數位相機快門「按了就是」,鏡頭底下大小物都保存在數 MB 數位相片裡,不用像底片一樣,拍前得想許多保存,相片又該洗幾張? 有誰要加洗? 放久了又會變黃,考慮護貝嗎? 反而這段取捨的過程,更能突顯我們對於照片、回憶的重要性,甚至有些人會在一本相簿裡頭寫些簡單的摘要,告訴自己這些照片該如何來用比較適合,而是翻過就算了。
但也因為我們取得太容易,我們也更不加珍惜相片,拍完後照片即扔,也不會去留念,也不曾回顧,心中自以為良好認為,我們已經為青春留下了痕跡,卻讓那些回憶成為腦海裡的堆肥物,既不營養也不健康,這是我們現代人的通病。
任何人都能用手機、相機拍照,不花我們任何成本,隨手打開手機就能姿意的拍,哪些照片想分享,動動手指分享出去十分簡單,照片成為我們茶餘飯後聊天的素材,甚至是形成小圈圈的工具。
「不在照片裡頭的人,或與照片角色無關的人,請你閉嘴,你會讓我們感到你在跟我們裝熟」
如果照片無法讓我們溫故,更惶論知新? 我們拍完後扔在那兒,不論是硬碟某個深不見底某個資料夾角落,還是雲端不知何處的相簿,大多情況下,我們再回頭看的機會反而更少,正準備點開一個資料夾重新看看你我曾經羞澀的回憶,才發現裡頭數以千計照片不知該如何篩選來看,我們懶了、也倦了,滑鼠點也不點就將視窗切去其他網頁去
[線上課程終生看] 10 堂課 940 分鐘攝影入門全解析 + 480 分鐘 LR 編修入門,限時特價 $6990 點我報名
圖02. 我們無法像電影「補夢網」主角一樣,進入大腦中,把記憶像一疊疊資料重新堆整出來,我們意志根本不是資料庫,而是不堪考驗的記憶摘要而已
電影「補夢網」中男主角,能以第三人稱的方式,進入自己大腦記憶裡頭,眼前一落落書架堆滿了他一生所有的記憶,他能在上頭標籤找到曾經有的回憶,將不要的捨棄,留下值得保存的資料,我們看了會投以新奇、羨慕的表情,因為我們根本不知道,我們記得什麼? 通常都是透過外界的剌激才會強迫我們去想想我們記得什麼。
我問你上周五晚上,你做了什麼? 上個月16號你有上班嗎? 通常我們得想一下平時的作息才想出些線索,有些會先檢查皮夾裡的發票,再想想當天有無特別的節日,真的想不出來時,像我會看看手機裡照片拍了些什麼,一張照片就能讓我想起來當天可能做了什麼
圖03. 只要辨識到一張照片,我就能想起當天我去了什麼,特別是上頭又有時間註記
記憶如此單薄到讓我感到十分無力,連上周的印象都不連貫、模糊,甚至顛倒,又何況是多年前的小事? 如果你也希望照片能透過這樣子溫習、複讀的方式加以互動,為我們人生、生命補足些什麼,那我們就該好好的為這些照片,重新在你的生活中,找到一個適當的位角落安置它,就如許多人家中,會有一本本珍貴回憶,放置在主臥房裡,或是客廳中最安全、也最顯眼的書架上,好讓我們不經意時能取出來翻上幾頁。
圖04. 我是這麼樣讓我的照片重新進入我的生活
我有二隻手機,一隻是 HTC,另一隻iPhone,主要上網、打電話、連絡事情主要還是用iPhone,而HTC是我另一隻門號,同時可以插記憶卡在裡頭,能讓我將過去十數年來所有的數位照片,縮小後放在手機裡頭,從國中時期傳統照片掃描數位檔,到今年2012年初的照片全都在裡頭,任何時候空檔,我都能隨意瀏覽、觀看,重新溫習曾經有的回憶。
裡頭照片為數仍不算少,看起來也十分累人,但在搭捷運、等公車閒暇時拿出來瀏覽,的確能讓我回想許多曾經有的新鮮事,過程中也讓我不斷思考,這些照片還能跟我現在的生活,產生什麼更多互動與關係? (像這篇文章也是這樣子慮的過程中,得到的心得),當看到一張懷念的照片,透過臉書分享,與朋友產生更多共同的話題,讓照片不再只是冰冷地躺在電腦某一角落,重新浮出水面,產生更多一張照片應有的價值,甚至你不經意的一張照片,對世上某些人有更重大的意義,我相信照片是有這機會,也有這種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