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一圓「冰島環島」之夢嗎? 精緻旅行團行程,賀禎禎親自帶你造訪冰島 - 點我看行程

孤單不同於孤獨,孤單不見得好,但孤獨絕對是好事

image.php.jpg

* 作者:安東尼.史脫爾
* 原文作者:Anthony Storr
* 譯者:張嚶嚶
* 出版社:八正文化
*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24日
*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8505735
* 裝訂:平裝


簡介:

當你看到「孤獨」,會聯想到什麼?
大部份人所給的答案,都是消極、負面的。

  一直以來,「人際關係」都被視為幸福的關鍵,彷彿有一段美好的人際關係,我們的人生就能臻於圓滿。英國心理學家約翰波爾比也說:「與他人的親密依戀關係,是人生賴以旋轉的軸」。

 
 社會上普遍認為,一個喜歡獨處、不喜歡與人群接觸的人,八成有某種精神上的缺陷;一個極度內向的人,也比極度外向的人不正常。因此,如果身邊的人平時喜
歡待在家裡,我們通常會鼓勵他們多出外參加社交活動;就連心理治療師,也毫無例外地不把獨處的能力列入評斷情感是否成熟的參考。

  安東尼.史脫爾教授對此提出了一個新的觀點。他認為我們或許不該把人際關係理想化,人際關係也不應該是達成幸福的唯一途徑。事實上,「孤獨」,也就是獨處,也能為我們帶來人生的成就與幸福。

  書中從專業角度來分析孤獨,以古今名人──或為作家,或為哲學家,或為音樂家,甚至宗教聖人──為例,說明孤獨並不像傳統觀念鼓吹的那麼消極有害,在許多狀況下,反而對人積極有益。

心得:

許多偉大的音樂家、科學家、哲學家、藝術家,甚至是科學家,許多你我耳熟的那些人們,在某些程度上,他們都極度的孤獨。

 別誤會了,孤單不見得是好事,但是孤獨絕對是好事。

 我們常會把孤單與孤獨等同在一起,在身活中的某些人形單影隻的,總會給予許多負面觀感加在他們身上,其實我們都自出生下來學的僅是佛洛伊德的世界觀,對於身心較為孤獨的人給了許多扣分的評價。

 「這人老是不愛與人說話,真的很自閉,他心裡一定不健康」

 孤獨的人絕不是不健康,甚至因為孤獨才使得人有機會更加認識自己、成就自己。

 

什麼是孤單? 什麼又是孤獨?

 

孤單,也許我們可以說,生活中總是自己一個人生活著。孤獨,卻未必是如此,孤獨的人享受自己一個人生活,一個人思考,深怕與他人互動打壞了他們內心安穩、一致的小世界,也因為如此,孤獨的人往往是孤單的人,但他們內心的滿足與成就,卻讓他們並不孤單。

 

因為,他們是人際關係孤單,但內心可是十分的豐富。

 

作者先簡單的說明心理學的發展史,裡頭兩位人物「榮格」與「佛洛伊德」是本書的兩位主要的主角,他們代表了兩種截然不同的世界觀,也因為如此,榮格才會與佛洛伊德分道揚剷。

我們常說,人是互動的動物,人不能離群索居。是的,有個實驗可以這麼告訴我們,當人被關至空無一物的閉室內,只有吃的、喝的,什麼也不給你,那麼一段時間後,並不只是心裡身病了,幻聽、幻覺,各種症狀也一一的出現。當我們醒著時外界資訊不斷的透過我們感官所接受,就算不與人互動,我們仍也在世界互動著。

什麼是互動? 除了自己以外,就是跟「自己以外的客體」互動,透過拉崗、佛洛伊德的觀點,我們了解我們如何界定自我、界定主體,認識自己內心的小世界,也辨別自己以外的大世界。了解這一點很重要的,因為我們內心小世界是成就我們個人主體性最重要的地方。

 嬰兒自與人互動慢慢的認識自己的主體性,獲得成就來承認自己的存在,長大的成人又該如何呢?
最簡單的就是人際互動,透過他人猶如一面鏡子,我們與他人互動,一來認識自己,二來建立許多關係,如愛情、友情、親情,從各種人際互動中,我們慢慢建立自己小世界,逐漸的認識它…。

 但人際互動也不過是人在世的一種互動而已,那些偉大的人們,雖然人際關係孤單,但是他們另對象化互動的是心中那豐富的小世界。以藝術家為例,他們不斷參照過去的自我、過去的作品,以期完成更完美的作品。
藝術作品,就是藝術家不斷的與自己內心世界對話的反覆過程,他們互動的對象是作品,也是自己,作品展現出自己內心世界的獨白,同時也是創造了另一個互動的對象。哲學家呢? 為了保持內心世界的一致,刻意的與他人保持一定的距離,長期的孤獨情境下,促使他們更加對抽象難懂的概念一一的具像化出來。

孤獨,是一個人面對自己最真誠的時侯,獨處的能力與自我發了解有關聯,也就是關乎一個人是否能察覺內心最深處的需求、情感,與衝動。當我們生活面對了重大的改變,不論是生涯的另一個開始,離開了熟悉的環境,或是人的生離死別,這都會是我們精神狀態改變的時侯,此時,獨處就是一種資源,一種情境,提供給人認識自己的機會,

 

引用P50的一段話來說明的更清楚:

自願離開習慣的環境,可以提昇自我的了解,並促使自己接觸內心的最深處,這在日常生活中的紛擾中常無法做到。就常情而言,我們必須與這個物質世界以及其他人互動,才會產生自我意識。我的書房、成排的書,反映了我的興趣,確認我作家身份,並且加強自認是何種人的感覺;我與家人、同事、朋友或泛泛之交的關係,則說明我是持何種看法的人,也說明我是一個行為有跡可循的人。

探索這些的一個方法是:離開目前的環境,看看會有什麼事發生。這樣做非沒有危險。內心形成任何一種新體系或新整合之前,一定會出現某種程度的失序狀態。除非體驗過,沒有人知道,舊型態瓦解之後是否會繼之以更好的東西。

 

我們的環境太容易讓我們固守原有的不放,使得我們遲滯不前,我們只會選擇我們想要的因與果,與他人互動我們才會認識自己,倘若人際關係沒有另一個他者,內心又沒有可以呼應的對像,那麼這種內外在孤立的人就是種集體性的個人,一點個性也沒有,更加的不認識自己。

 

看到這,可曾有這麼樣的經驗:

一個人孤單的走進書局,在出門前或許還覺得討厭一個人的寂寞,但踏連了書局,全世界就像躺在你眼前,你走馬看花的經過一架又一架的書櫃,順手摸了那皮質不同的書封面,此時此刻你內心又無比的豐富與滿足,一點也不覺得自己是
孤單,而是一種處於孤獨的狀態,既不悲哀,又感到滿足,不斷的與自己內心對話,想著曾經過看的書,計畫著下一本又是什麼? 既便空手而回,你還是很歡欣的告訴自己:你又一次了環遊世界。

 

這是種忘我、完形的滿足,唯有內心孤獨情境,而在追求自己目的、成就的過程中,無形間感受到自己滿意於一種超然的情緒,生命的美好散佈在四週,那些讓人記下一輩子偉大的前人們,不斷的追求這種忘我的完形情緒與生命經驗,讓他們沉浸於孤獨而不覺得孤單。

 最後,節錄本書的最後一面,也是全書的結論,我覺得短短的一面,卻是全書整本的精華,但不自本書從頭看起,相信,或許,你只能看到表面的意義吧,我猜:

 

本書一開始就說,許多有創作性的人大多孤獨,但不能因此認定他們一定不快樂或神經質。人類是社會動物,確實需要與別人互動,但是一個人與他人間的關係有親疏深淺。人都需要興趣,也都需要各種關修;每個人都能自適於與人無涉的領域與人有關的事物。幼年的經驗、遺傳的資質和能力、性情上的差異,及質許多因素都可能影響個人,使他在尋求生命的意義時,或轉向他人,或轉向孤獨。

 

先前論及獨處的能力是一種寶貴資源,會促進學習、思考與創新,使人能順變、能保持內在想像世界的接觸。我們看到,即不太能與人建立親密關係的人也會發揮創作的想像力,而以療傷止痛。還有些創作家所關心的,主要是在生命中找出勵與秩序,不是與他人的關係;我們說過,人的年紀愈長,就愈會有這種現象,也就是愈關心與人無涉的領域。

 

人類對世界的適應力主要是取決於想像力的發揮,因此也是取決於必然與外在世界有所不符的內在精神世界。完美的幸福,也就是內外世界完全和諧的大洋似的感覺,只可能瞬間存在。人始終在追求幸福,但是真正的本性使人無論是在人際關係或創作的成就上,都無法獲得最終或永久的幸福。本書從頭到尾一直強調,一個人所感受到的某些最奧妙且最具備療效的心理經驗,都發生於內部,這些經驗即使與他人的互動有關,也只是極淺淡的關係。

 

生活中,不論是人際關係,還是不涉及人的興趣,只要都不被理想化,都不被視為唯一的贖之道,這種生活也許就是最幸福的生活。完整性的渴望與追求必需包念人性的這兩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