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賀禎最常被人問到 「出國該帶哪些鏡頭比較實用」 相關的問題,喜歡拍照的朋友一遇到出國的情況,都會想把全部的家當都帶出門,但是鏡頭那多顆都想帶出門,且又考慮到旅行途中的負擔,此時就不知該怎麼決擇,總覺得每顆鏡頭都一定用得上呀。
本文為【旅行攝影教學專欄文章】 |
點我去文章列表 |
本篇聊攝影,來簡單分享賀禎出國時所攜帶的鏡頭,以及拍照的照片做例子分享,讓初學者朋友,能簡單透過賀禎我實拍的照片,了解哪些照片,需要哪種鏡頭才能達成,自然就能回答剛提到的問題「究竟,該帶哪些鏡頭才適合出國」。
二、使用的鏡頭介紹
1. TAMRON 18-270mm F3.5-6.3 Di II VC PZD B008
圖02.
為了減少更換鏡頭的麻煩,同時盡可能少帶鏡頭出門,我會推薦搭配一顆 「焦段廣泛」的鏡頭會最適合,這次出國我帶了 Tamron 18-270mm F3.5-6.3 這顆鏡頭,最主要是考量到焦段包含了 18-270mm ,可說是一鏡在手,什麼都有,加上這顆鏡頭防手震效果不錯,賀禎我實際測試還算滿意,可以參考底下這兩篇文章。
圖03. 義大利 – 佛羅倫斯 – 白花大教堂
當來到義大利佛羅倫斯,你一定不能錯過最精美華麗的百花大教堂,上頭的雕刻十分精美,但教堂十分得高,若沒攜帶望遠鏡是無法看到上頭的鬼斧神功的雕飾的,當逐步拉長焦段至底端 270mm ,就能清楚的拍下上頭的雕刻,回來再好好細細的觀賞。
圖04.英國 – 愛丁堡
長焦段除了能讓我們將遠處景色帶入眼前外,同時還能運用長焦段所帶來的「壓縮感」加以創作,如上圖 04 採用 270mm 焦段,將遠、中、近景物拉至在同一畫面,彼此之間的距離縮得更短了。
圖05. 英國 – 愛丁堡
長焦段將不同街的房子之間的距離給壓縮了更緊了點,整齊且一致風格的房屋,呈現出愛丁堡新城區建築物的特色。
[線上課程終生看] 10 堂課 940 分鐘攝影入門全解析 + 480 分鐘 LR 編修入門,限時特價 $6990 點我報名
王子街是愛丁堡最主要的街道之一,許多景點延著這條街都能走到,面對愛丁堡城堡與城,在1995年時,與舊城、新城一同被聯合國教育科學暨文化組織列為世界遺產 (wiki),而透過 270mm 長焦段鏡頭,將漫長的王子街景給壓縮在同一畫面中,在旅行拍照、記錄上,更有彈性。
想了解更多長焦段與壓縮感的特色與應用,請參考賀禎最早寫的教學,裡面有更多例子說明哦:
[基礎數位攝影教學] 帖子07 – 望遠鏡頭介紹與運用
2. SIGMA 8-16MM F4.5-5.6 EX DC HSM
圖07. 照片來源
出了國才發現,國外許多雄偉讓人讚嘆的建築比比皆是,除了讓人目不轉睛的看個不停,你更想會希望將它們透過相機、鏡頭給拍回家,你會需要一顆超廣角變焦鏡頭來達成。
圖08. 法國 – 巴黎 – 聖心堂
我們簡單比較一下 18mm 與 8mm 在實拍上的差別。 如果你今天帶著旅遊鏡,廣角端最多 18mm ,面對上圖 08 場景,只能拍到整棟聖母院,卻無法帶進更廣大的藍天,此時換上超廣角變焦鏡頭,用最廣 8mm 來拍攝,極強的透視感,納入更多的背景,更襯托出聖母院的特色,與當時的好天氣。
圖09.
我們再走近一些,那經由透視感所帶來強烈的氣勢,不是站在遠一點來拍就能打造出來的視覺效果。
圖10. 英國 – 牛津大學 – 基督學院
所謂的「透視感」即是視覺上的「空間感」,呈現出在一空間下,所有角色、物件前後之間的距離,透視感越強,這種效果越是明顯。 如上圖 10 相信你一眼就看得出來是電影「哈利波特」裡頭霍格華滋學校裡面的一景,實際上該場景是牛津大學裡頭基督學院一景,當採用 8mm 焦段所拍攝,更能突顯基督學院古典華麗的風格。
2019 年數位攝影入門,全文自由開放閱讀,建立起你的攝影基礎與架構 -> 點我看文章
但如果你只採用約 18mm 的鏡頭,拍攝出來的結果,雖然比例比較接近現場所見,但就是少了那種讓人感到折服的氣勢,感覺照片四平八穩的,就是少了些什麼感覺。
有關廣角鏡、透視感相關文章,可以參考賀禎我多年寫的文章,裡頭有更多進一步的說明:
[基礎數位攝影教學] 帖子6 廣角鏡介紹與運用
三、實拍運用
圖12. 英國 – 約克 – 約克大教堂
來到英國第一站就來到古色古香的約克大教堂 (進一步介紹點我) ,我先裝上 Sigma 8-16mm,採用 8mm 最廣角端,一次將整座教堂納入眼裡。
圖13. 英國 – 約克 – 約克大教堂
接著我換上 Tamron B008 這顆鏡頭,你會發現若僅用 18mm 焦段,無法整個教堂拍下來,但透過 270mm 望遠端,能把教堂上那些活靈活現的人物雕像給拍的清清楚楚。
圖14. 英國 – 愛丁堡
若有一隻 18-270mm,還可以充當望遠鏡使用,遠遠觀看愛丁堡成堡在半山腰上的樣貌。
圖15. 英國 – 倫敦 – 愛丁堡城堡
當然,你可以花點時點走到愛丁堡城堡前,透過 8mm 超廣角焦段來加以突顯你的主題,想像一下幾百年前騎著戰馬的騎士在這裡進進出出。
圖16. 英國 – 倫敦 – 塔橋
到了倫敦,自然要來塔橋來看一看,可惜不是我們小時侯唱的那首「倫敦鐵橋垮下來」那座,採用 8mm 拍攝,更呈現出塔橋上的壯觀。
圖17. 英國 – 倫敦 – 倫敦眼
來到倫敦絕對是衝著倫敦眼來的,透過 8mm 超廣角,能在極近距離將整座倫敦眼給拍下來,這絕對只有超廣角鏡頭才能做到。
圖18. 法國 – 巴黎 – 凱旋門
位於法國最浪漫城市 (也許是全人類最浪漫的城市了) 巴黎市中心的凱旋門,絕對是謀殺記憶卡容量的殺手景點之一,如果想要將整個凱旋門拍進一張照片裡,除非離的遠遠的才能做到,但為了呈現凱旋門的氣勢,採用 8mm 焦段近距離拍攝,配合好天氣,可說是最完美的一刻。
圖19. 法國 – 巴黎
巴黎艾菲爾鐵塔也就在旁邊不遠,步行約二十分鐘可到,採用超廣角能納入更多風景,人在裡頭比例也能較大且清楚。
圖20. 法國 – 巴黎 – 巴黎鐵塔 (艾菲爾鐵塔)
走近巴黎鐵塔一起合影,也得要透過 8mm 焦段才能整隻納入,而採用廣角鏡拍攝的好處之一就是在前面的人也能相對拍得大一點。
圖21. 法國 – 巴黎 – 巴黎鐵塔 (艾菲爾鐵塔)
夜晚的巴黎鐵塔更是迷人呀,能有幸來到這裡,配合著不錯的天氣,你會捨得不帶你最好的相機、鏡頭來嗎?
圖22. 法國 – 巴黎 – 羅浮宮
終於踏進傳說中的羅浮宮,對他有極大的著迷,或許是因為達文西密碼小說、電影太讓人喜歡了,這座金字塔非常的大、非常的大呢,透過 8mm 焦段鏡頭一點也不吃力的就全部拍了下來。
圖23. 義大利 – 威尼斯 – 聖馬克廣場
到了國外真的什麼都大、什麼都不奇怪呢! 既然是「廣場」,就該廣場的樣子給拍出來,如果你只用 18mm 鏡頭來拍的話,是無法呈現出如上圖 23 採用 8mm 超廣角焦段拍出來的這麼寬廣。
圖24. 義大利 – 佛羅倫斯 – 聖母百花大教堂
百花大教堂內部並不如其他教堂那麼樣的瑰麗典雅,反而是一席素樸的風格典綴,讓我感受更加的平心靜氣的一步一步往前走去。
圖25. 義大利 – 佛羅倫斯 – 聖母百花大教堂
往前走將會發現圓頂上有一壁畫,這壁畫乃是 1568 年至 1579年間,由畫家 Vasari & Zuccari 所繪製成的已大壁畫「最後的審判」,若想要清楚呈現該壁畫與教堂內的相對空間與位置,則必須要用 8mm 焦段拍攝,若只用 18mm 拍攝的話,無法加以現這空間關系。
圖26. 義大利 – 佛羅倫斯 – 聖母百花大教堂
當想看清楚高數公尺高,這連米開朗基羅自嘆不如的壁畫,如此偉大的傑作,透過 220mm 焦段,就能清楚拍下壁畫的每個角落,回家再慢慢的欣賞,這種感覺,可不是在網路上、書本書看到圖片那樣,可以如此地讓人如此震攝。
圖27. 義大利 – 羅馬 – 圓型競技場
下一站我們來到了羅馬,第一站選中了傳說中的圓型競技場,非常的壯觀,離得太遠拍不出那雄偉的氣勢,走的太近又只能拍到局部讓人扼腕,只能換上超廣角鏡頭,採用 8mm 焦段才能做到。
圖28. 義大利 – 羅馬 – 圓型競技場
最近的電影「龐貝」裡頭有很重要的戲份在介紹羅馬時代角鬥士的故事,若看過電影,或是對羅馬歷史有些了解的朋友,親臨現場更能感受到遠古時期這裡曾經有過的輝煌、靡爛到腐敗。
圖29. 義大利 – 羅馬 – 西班牙廣場
在西班牙廣場,算得上是拍日落最美的地點,算在一小段丘上,視野不錯,運氣好的話就能拍到如此美豔動人的日落,而採用 8mm 超廣角焦段,更寬廣的視野、更加分,鏡頭帶了,天氣卻是可遇、不可求呀。
圖30. 義大利 – 羅馬 – 梵諦崗
羅馬的重頭戲 – 梵諦崗,任何人來羅馬,無論是否是教徒,都一定會來這裡朝枵、膜拜,沒來過這裡,沒說你來過羅馬,為突顯廣場十分的廣闊,採用 8mm 焦段來拍攝。
圖31. 義大利 – 羅馬 – 梵諦崗聖彼得大教堂
聖彼得大教堂的外貌,掩蓋住裡頭那神聖、莊嚴的殿堂,採用 8mm 焦段才足以呈現出此教堂如此的雄偉。
圖32. 義大利 – 羅馬 – 梵諦崗聖彼得大教堂
先別急著進去哪,不彷換下你手邊超廣角鏡頭,拍一拍頂端這些詘詘如生的雕像,採用 270mm 望遠焦段,也能將教堂上如米粒大小般的雕像給拍的清清楚楚。
圖33. 義大利 – 羅馬 – 梵諦崗聖彼得大教堂
實在找不到什麼形容詞來描繪眼前所看到的景像,只能透過照片來說這故事,如果此時、此刻你少了這麼一顆超廣角鏡頭…,任何一張照片都會帶點殘缺與遺憾,就讓我們省下文字的描述,用心來看看照片,用心好好感受吧。
四、結論
圖37. 義大利 – 羅馬 – 梵諦崗博物館
整篇看下來,相信你會發現廣角鏡頭使用率,似乎非常的頻繁,沒錯,你常會看到若大的廣場,雄偉的建築,驚人的畫作…,這些都讓我們感官十分震攝的人類文化結晶作品,都那麼赤裸裸,那麼近距離的出現在我們眼前,可不像是現在隔著電腦螢幕那麼冷冰冰。
在現場,你常不時抬起頭來觀望,感受那些偉大的畫家、藝術家、建築師用盡一生心力完成的傑作,仰起頭來感受到肩頸的疲勞以及血液不順暢的流動,用一仰望、崇拜的心態來觀賞,不由自主的會想拿起手邊任何能照相的器材留影,若少了些器材,拍不出當下的美,讓在內心的感動少了些什麼,將是十分可惜。
圖38. 我幾乎都是這樣子裝我的相機,還可以再放一些其它東西,夠了。
若你曾與我一同體驗過相似的經驗,你將懂我說的,而你將要啟程,用身體、用眼睛去親臨現場,苦惱著該如何搭配適合的器材,那麼我將告訴你,為了旅行的方便,器材盡可能輕巧且又實用,賀禎我建議,至少選擇一旅遊鏡,焦段含蓋 18-200mm 甚至到 250mm ,整趟旅行都十分實用。
有關這款包包的介紹,請參考賀禎我之前的開箱文:
PAC KING 一機一鏡一閃,超輕便斜肩相機包介紹
再搭配個超廣角鏡 8-16mm (or 10-20mm) ,面對這些人類最偉大的藝術品時,不要帶著遺憾回去,至少如此一機二鏡的組合,絕大多數的拍攝場景 (可說是含括九成的機率) 你都能信手捻來毫不費力的完成每一張照片。
本篇聊攝影,可說是帶大家環遊世界,走了三個國家,好幾個城市,看了數個著名的景點,希望透過賀禎我實際的旅遊、拍照的例子,給所有無論是否是初學者朋友,出國思考鏡頭搭配與選用時,能有更直接、貼切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