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潮家 - 電子防潮箱,春季團購,價格下殺,加䁬 LED 感應燈 - 點我來填單

01
圖01. 這張圖是本篇文章的核心概論,你能看的出來嗎? 答案在結論

20170517 更新:

新寫了一篇更簡單明了文章,10 張圖帶你認識 「單眼、微單眼、類單眼」的差別,點我到文章

 

一、前言
     什麼是單眼相機、類單眼相機? 傻瓜相機? 很多人在網路找資料,這類的名詞不斷出現在眼前,都會試圖想要弄清楚彼此的差別,發現越看越是霧裡看花,找不出個頭緒,而網路一發問經常被網友熱心的回答更混淆,甚至是會引起不少爭論,賀禎我常開玩笑說:「如果你討厭某個人,剛好他又玩攝影,你跟他討論什麼是單眼類單,你們一定會吵起來,就可以絕交了」。

     本篇聊攝影就是來跟大家討論這話題,希望透過賀禎我個人的觀點,為大家簡單區分出什麼是「單眼及類單」。

     在正式進入之前先談談結論。 我認為各種名詞區分,一定要有所目的,這目的並非僅是定義清楚 (定義清楚是為了我們溝通無誤) ,更重要的是在「實用上」有明顯的差別、區分,這層實用牽涉到拍攝主題、範圍,甚至是教學都有些許不同 (類單眼不能換鏡頭,有些攝影主題就無法嚐試)

     基於上述二點,我認為名詞的區分勢必要與「實用、實務」為主,不然在網路上、文字裡去打轉,無益於你學習攝影,或是相機選擇與考量,更是讓更多初學者困在五里霧裡轉不出來,如果你也同意名詞的區分是為了在實用與實務上有所區分這前提下,那我們就可以開始往下繼續看。

 

二、說文解字「可換鏡頭式相機」
1. DSLR 簡介
單眼反光相機(Single Lens Reflex Camera,簡稱:SLR camera)又稱作單鏡反光相機或單反相機(大陸及港澳地區),是一種相機的設計型式,其使用一塊放置在鏡頭與底片間的鏡子把來自鏡頭的圖像投射到對焦屏上。大部分單眼相機通過目鏡觀察五稜鏡反射來的圖像,但也有其它形式的取景器,例如俯視取景器。

From Wiki 20130220

     在台灣我們稱「單眼相機」,在對岸稱作「單反相機」,其實都是講「同一個樣子」的相機,在還沒有談單眼相機與類單眼相機差別之前,光是「單眼」就有無窮無盡的類別、定義與討論。 基本上的定義,所謂的單眼 (單反) 相機指的是構圖、成像都是使用同一個鏡頭入射進來的光線,中間經過一反光鏡將光折射自五菱鏡至觀景窗才能看到畫面加以構圖 (這也是英文中 Reflex 的意義),至於 “D”SLR 這個 “D” 字,即是 Digital 數位的意思,這裡並不難理解也無任何爭議。

 

02圖02. 左側為 SLR 單眼 (單反) 相機結構示意圖,結構資料取自 wiki,上頭補充圖示為我額外補充,對應右側為現成 DSLR 機身實拍圖.

     光線先照射在反光鏡,將光線折射至五菱鏡裡頭,我們才能自觀景窗看到外面的世界,當我們按下快門釋放鍵後,反光鏡會掀起來,隨即快門簾就會打開,此時光線就會照射在感光元件上,這時就會進行我們所謂的「曝光」,我們可以看底下這影片,了解反光鏡、快門運作原理

[聊攝影56] 類單? 單眼? 傻傻分不出來,簡單教你如何區分


有興趣想了解分解動作,可以參考這一篇:
[攝影趣事09] Nikon 旗鑑機皇 D4 連拍體驗

     目前這種結構的相機在市場上算是主流,主要以Canon、Nikon二大品牌為主,而 Sony 也生產一系列「半透射式反光鏡機種」,雖然有反光鏡,但運作原理不盡相同,與前二家產品差別,又是另一種規格上的討論了,這裡僅簡單的為大家整理相關機種給大家認識。

 

03圖03. DSLR 機種結構,我們都能看到,各家機身裡頭都有一片反光鏡,唯有 Sony 是半透明反光鏡結構與運作上與其他二家不盡相同。

 

2. EVIL 相機
     但現在你又聽過 EVIL (Electronic ViewFinder, Interchangeable Lens) 相機,中文譯名可以簡單稱為 “電子觀景窗可換鏡頭相機” ,這又是什麼意思呢? 與前面的 DSLR 又有可不一樣呢? 我們同樣的先參考維基百科的定義:

無反光鏡可換鏡頭相機MILC(下簡稱為「可換鏡頭相機」)是一種鏡頭可以更換的數位相機,於2010年代後逐漸興起,屬於消費型數位相機與數位單眼相機之間的交集。與數位單眼相機不同處在於可換鏡頭相機沒有使用反光鏡與五稜鏡的觀景窗系統來作取景用途。 這種相機在中文和英文也有眾多不同名稱,英文名包括較正式的MILC與俗稱EVIL。中文名稱則包括單電相機、微單相機、小單眼、輕單眼、可換鏡頭數位相機以及電子式取景可換鏡頭相機等。

From wiki 20130220

 

04圖04. 左側為單眼相機與 EVIL 相機結構差別,右側則是 EVIL 相機 Panasonic GH3 實機實拍圖,左圖片來源:http://ppt.cc/rap~

      雖然說不一樣的地方很多,但就簡單從 “外觀” 比較就不難看出相機結構上的差別。 上圖03左側是前段談到的 DSLR 結構圖,我們可以發現有一紅色圖示的反光鏡,但在 EVIL 相機中反光鏡不見了。

     除了結構上與 DSLR 有著明顯的不同,在運作原理上也有明顯的改變, DSLR 必須將反光鏡掀開、快門簾打開後,才會看到感光元件 (前一影片我們就能看到這過程) ,而 EVIL 沒有反光鏡,來自鏡頭的光線直接照射在感光元件上,這流程與 DSLR 有些許差別,但原理大致相同。

 

05圖05. 市售主流 EVIL 機種,與 DSLR 不同的地方,拆下鏡頭後能直接看到感光元件,並沒有反光鏡等結構。

 

3. 小結
     不論你是 DSLR ,或是 EVIL ,這裡我們都統稱是「可換鏡頭式相機」 (這個統稱大多數人並不會有太岐異的定義) ,而這個名詞,我認為是跟所謂的「類單眼相機」最主的區分標準。

     原因在於,過去市場上產品不像如此多元,當我們說「我有在玩單眼」,指的是「蒐集、使用、玩鏡頭」,重點在於依拍攝主題、目的不同,選購使用適當的鏡頭來完成拍照目的,有些照片確實要某些鏡頭規格才能拍得出來,這點並無法強求,少了那鏡頭就是拍不出那種感覺、效果,所以玩可換鏡頭相機,重點在鏡頭的搭配,機身與作品之間的關聯,就沒有那麼絕對、不得不的必要,這點留到後面會特別的來與大家討論。

 

三、說文解字「類單眼相機」
類單眼相機(Bridge Camera),亦可稱橋式相機。是一種「無法交換鏡頭」的固定鏡頭式數位相機。是適合預算有限的攝影師或適合一般大眾學習攝影的入門機種。類單眼相機無法更換鏡頭。但其鏡頭焦距範圍大,且搭配PASM等功能,足以滿足大眾生活或入門攝影者需求,部分機種除了高倍變焦外,甚至還有廣角、夜拍、高畫質、功能,也是相當受到歡迎…(略)

From wiki 20130220

     同樣的我們也先參考維基百科的定義,這樣子我們討論也比較有焦點,所謂的類單眼相機 (Bridge Camera,或是有人稱 SLR-Like),指的是「無法交換鏡頭」,固定鏡頭的數位相機,我們手邊絕大多數的相機都是不可換鏡頭的數位相機,但類單眼相機卻擁有「P /A (AV) /S (TV) /M」等拍照模式相機,擁有 PASM 這四種拍照功能相機,也就是擁有單眼相機操作功能,我們即稱類單眼相機。

06

圖06. 只要有擁 Av / Tv / M 拍照功能的相機 (簡稱 ATM 功能),我們都稱之為類單眼相機。

     只要擁有 ATM 拍照功能相機,我們都稱為「類單眼」,指的是擁有單眼相機操作功能,卻不能更換鏡頭,並不是因為「外觀」長的類似單眼相機,甚至是價何近似才稱作類單眼相機,不過目前消費市場上類單眼相機確實有大、有小,光看外型的是無法區別清楚。

 

07圖07. 市售類單眼主流產品線區分。
     如果我們簡單以維基百科對於類單眼的定義,那就很清楚的把「單眼 & 類單眼」 做最簡單的區分,只要擁有 ATM 拍照功能相機卻不可換鏡頭稱為類單眼,我們還可以再對產品線做簡單的區分。

     如上圖 07 簡單的把市售類單眼相機產品特性做個區分。首先是大光圈夜拍機,這類機種通常光圈值皆在 F2.0 以上,而自去年底推出的新機都已達 F1.4 這麼大的光圈,在夜拍、昏暗不明場合有利於曝光量的穩定與提昇,拍的更明亮不易手震。

     另外為了讓出門旅遊拍照更方便,也有所謂的「超望遠旅遊機」,變焦能力大多達到30X, 甚至已經來到了 50X 這麼高,枝頭上的櫻花都能拍的十分清楚,非常適合旅遊出門使用。 但是「拍的遠的,光圈一定不大,夜間拍照通常吃虧」,反之「夜拍好的機種,大多拍不遠」,不可能讓你買一台,全部功能都有。

     近年來又在類單眼上開了新的產品線,即是「大片幅類單眼」,指的是相機裡頭最重要的元件 「感光元件」,其規格與前述及的 DSLR / EVIL 差不多,如 Canon G1X 感光元件比Panasonic EVIL 相機還要大,或是如富士 X100S ,其感光元件為 APS-C 規格,與大多數入門 DSLR 機種規格相去不遠,又搭配大光圈定焦鏡,有助於照片品質的提昇。

至於感光元件對於畫質的影響,可參考下面這一篇有特別說明:
[聊攝影37] 2012年資訊月相機採購指南

      這麼看下來,不只是可換鏡頭相機就有許多分別 (DSLR/EVIL…),就連類單眼都有許多產品規格差別 (大光圈、大片幅、高變焦),但在這裡我們只要先了解一個最重要的差別,只要你手中相機「鏡頭不可以拆下來更換」,又有 ATM 拍照功能相機,我們都稱之為「類單眼相機」,若鏡頭可以更換的話我則簡單都稱之為「單眼相機」(暫先不管是 DSLR / EVIL),因為這與我們前言談到的「實用與實務」上有明顯的差別,下面這一章就來談談,我為何用「鏡頭可否拆換」這標準,來區分單眼與類單眼之間的差別。

 

四、實務上的區別
1. 皆有快門優先 Av / S 拍攝模式
08圖08.
     擁有 Tv / S 快門優先拍照模式,可以自由的控制快門速度,來達成你拍照目的與多元創作,這點不論你是單眼相機、類單眼相機都可以作到。

 

09圖09. 拍攝運動比賽,要主動將快門速度提昇,才能拍到清晰、凍結的畫面
10圖10. 可調慢快門速度以呈現特技扯鈴在空中浮動的感覺

 

11

圖11. 採用 1/60s 較慢快門速度拍攝熱舞表演,能呈現舞者韻律動感。

 

12圖12. 刻意用極慢速快門 1/3秒,來拍流動的人群,突顯我心中跨年北捷人潮擁擠的感受

 

2. 皆有 Av / A 光圈優先拍攝模式
13圖13.
     單眼相機、類單眼相機也擁有 Av / A 光圈優先拍照模式,依你想要配置照片主角 (漂亮的女孩) 與配角 (背景) 之間的關系,你只要自由調整光圈大小即可,重要的是你能夠調整光圈值來達成你創作目的。

 

14圖14.
     這裡有一點要特別的跟大家解釋,上圖 13 光圈優先變化的例子,以類單眼相機來說是有困難的,在於硬體規格限制,感光元件較小,景深較大,無法拍出如圖 13 這種主題的照片 (這也是下一節會特別談到) ,若你是購買「大光圈夜拍機」類單眼,光圈優先創作與運用,如拍攝圖 14 這種微距拍攝主題創作,才比較能看出光圈與景深變化之間的關係。

若你想了解,為何你手中類單眼相機拍不出如圖13般的主題創作,你可以參考底下這一篇就會有答案嘍:

[教攝影19] 為何拍不出淺景深


3. 皆有 M 全手動拍照模式
15圖15.
      模式為全手動拍照模式,自由控制光圈、快門與感光度,通常是在拍攝特殊主題最為實用,如夜景、煙火等。

 

16

圖16. 需要調整光圈、感光度,來配合曝光時間,有興趣可以參考:
[教攝影14] 夜拍 車軌 怎麼拍

17圖17. 拍煙火一定要用 M 模式,ISO 100讓畫面純淨,縮小光圈以配合曝光時間使畫面不會過亮,快門則依現場情況來調整,有興趣可以參考:
[教攝影06] 我要拍煙火!! 第一次拍煙火就愛現!

 

18圖18. 這種「用光作畫」也需要 M 模式來達成,有興趣可以參考:
[教攝影16] 以光作畫

4. 類單眼做不到的
19圖19. Canon EOS 7D with Sigma 8-16mm
      如上面這張採用超廣角鏡頭 Sigma 8-16mm 所拍攝出極具視覺張力的一張作品,若是類單眼相機,其廣角端約需 12mm 左右焦段才能拍的出如此強烈張力的照片,目前市售類單眼相機最廣角也約 22mm 左右,離上圖 19 所需的 12mm 還有一段不小的差距,若想要拍出這種創作主題照片,你除了一台單眼相機外,你還需要一顆超廣角鏡頭才行。

 

20圖20. Nikon D7000 with 50mm/f1.4D
     同樣的,想拍出較淺的景深來突顯我們心中的主角,我們除了一台單眼相機機身外,還要搭配一顆「大光圈定焦鏡頭」,並且採用大光圈 F1.8 左右的光圈值,才有辦法拍出如上圖 20 以人像為主角的主題作品,若你是類單眼相機,無法更換鏡頭,同時硬體限制並無法拍出景深如此淺的照片,這類主題是無法透過類單眼相機所能創造的。

(PS:這點目前暫時保留部分,由於現在大片幅類單眼相機越來越多,同時光圈值也不小,本文談的是指絕大多數的類單眼相機)

 

五、總結
21圖21. Sony A99 with 24-70mm f2.8G
     過去我們講說玩單眼相機,的確都是以交換鏡頭為拍照的核心考量,機身的差別並沒有那麼明顯,就算有也在某些應用上較能看出新舊相機的差別 (如更快的對焦、連拍、更好的 ISO 表現),到頭來依舊是鏡頭決定拍照的主題以及應用性。

     而類單眼相機也擁有如單眼相機的操作功能,可以控制光圈、快門與感光度,在不同創作目的,確實也能加以運用,但由於無法更換鏡頭,以及硬體上的限制,在許多拍照主題上就無法更加多元、變化,這些前文花了些篇幅介紹類單眼某些應用主題上是有所限制的,最主要的還是在「鏡頭」的限制。

     網路上、生活中我不斷看到 「單眼? 類單? 定義?」 相關話題的爭論,我覺得許多爭論內容是沒有必要,如拿許多規格、技術、標準,將單眼相機正名為「可換鏡頭相機」,裡頭又分了有反光鏡、無反光鏡、半透射反光鏡…etc,這麼區分雖然能把幾台規格不同相機給分清楚了,但 “分清楚了,又如何?” 在實務上並不能幫助我們更多,反過來也可以這麼想,不把它分的如此清楚,我們不也拍照拍的好好的,也不會因為分的沒那麼清楚就拍不對勁了不是嗎?

22圖22.

     我覺得「單眼」「類單眼」區分是有意義的,因為在實務上類單眼無法更換鏡頭,許多構圖、應用與創作就被限制住 (先假設必須要某些鏡頭規格才能拍出的作品,如超廣角、大光圈),而單眼相機在於鏡頭能自由的更換與選用,才開啟了更多拍照、創作的樂趣,就以「鏡頭能否更換」將單眼、類單加以區分,我認為是有其實用性,而非停留在文字上打轉,往死胡同裡鑽,這也是我認同維基百科對於類單眼 (Bridge Camera) 的單純定義,既單純又明白,也能讓許多人一聽就馬上理解差別,我們又何苦把這定義弄的更複雜呢?

     本篇圖 01 是賀禎我在開課時第一堂課第一張圖,同時也是認為最重要的核心觀念,上排相機即是我們稱之為「類單眼」,下排則是本文稱的單眼相機,也是本篇主要談的內容。 如果我們能先把單眼、類單眼相機做一個基本的區分,日後自己要買哪台相機,或是有了需求該如何購買相機,網路上爬文找資料就不會越看越不懂,儘管單眼相機依舊有許多規格上差異造成實務上的異同,但大方向是不會變的,反之若不想購買太多鏡頭,似乎買類單眼相機就足以應付生活大多數需求。
23
圖23.

     即便你很有耐心看完本篇,日後不免還是會問我「到底我該買類單眼好? 還是買單眼實用」,我會用一個較簡單的問題來回答你:如果你是想將攝當作一門興趣來培養,那麼我會建議你買單眼相機。 若是想買台功能規格不錯,平時拍照畫質也不錯,那麼類單眼相機會比較符合你的需求。

     當然,你也很可能買了類單眼相機,體會拍照樂趣後就想昇級為單眼相機,這也是十分有可能的,但到那時你也不會問我該買哪台單眼會更好,有了基本知識基礎的你自然懂得該如何爬文、找資料。 但也很有可能一開始滿腔熱血想學攝影,玩了個把個月才發現自己並沒有那麼大興趣在學習攝影,這也沒關係,大不了相機留給家人用或是二手賣掉也沒關係。

24圖24.

     希望透過這篇文章,來讓你簡單了解「單眼、類單眼」基本、且最重要的差別,讀完後有些了解,讓你在選擇該買哪台相機時,比較有些資料讓自己做決定,文長也感謝你耐住性子的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