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潮家 - 電子防潮箱,春季團購,價格下殺,加䁬 LED 感應燈 - 點我來填單

  01.jpg
圖01

百篇教學下載BANNER

 

[基礎數位攝影教學] 帖子6 廣角鏡介紹與運用
[基礎數位攝影教學] 帖子6 廣角鏡介紹與運用 [基礎數位攝影教學] 帖子6 廣角鏡介紹與運用
如果多人上課較不符合你上課方式,一對一攝影教學,手把手教會你,從「攝影基礎」、「相機操作」,甚至到「照片編修」都可以為你量身打造課程 - 點我看課程

 

 


 一、前言:
上面這一張圖是使用 Sigma 8-16mm 超廣角鏡頭搭配機身600D所拍出來的照片,地點為台北捷運市府站基隆路、忠孝東西交接口的位置,相信住台北的朋友們都對這裡相當熟悉才是,挑出這一張照片作為本章代表,想表達一個概念為,使用超廣角鏡頭來拍風景,或是記錄都市風景變化等主題照片十分好用,超廣角鏡頭所能容納的東西相當多,一來能記錄許多東西間的關係,二來照片具有強烈的透視感帶來十足的張力。

同樣的位置,如果使用不同的鏡頭又會如何?

02.jpg
圖02

上圖使用的設備為 Sony NEX-3 搭配標準變焦鏡 18-55mm的鏡頭拍出的照片,大家應該發現一件事,上圖照片裡所含蓋的建築物相當少,如果想要把最右邊正在搭建的大樓給拍進來,似乎使用這顆鏡頭是拍不出來的。  選用18-55mm這顆鏡頭來當對照組的原因是說,大多初學者不論買哪家的單眼,第一顆買的鏡頭都是這規格的鏡頭,透過這兩顆鏡頭比較,希望能讓初學者了解兩件事。

其一是讓初學者了解,廣角鏡頭在使用上,能為「你」作到些什麼,了解廣角鏡頭拍出來的照片大概是什麼樣子,其二是希望解決初學者最先遇先遇到的問題,我知道廣角鏡有很多牌子都有出,那該挑哪一個比較適合我呢? 希望這一篇為各位初學者解決這兩個問題。

03.jpg   
圖03.Sigma 8-16mm F4.5-5.6 DC HSM

上面這顆超廣角鏡頭為市面上單眼相機交換鏡頭最 “廣” 的一顆,焦段為 8-16mm,這數字的意思是,當數字越小,畫面拍的越廣,市面上廣角鏡頭很多,大多介於10-20mm左右,如Tokina 11-16(俗稱T116),Tokina 12-24(俗稱T124),Sigma 10-20mm,Nikon 12-24,Canon 10-22mm…etc,這些都算是超廣角鏡頭。

本篇是採取現今市售APS-C規格裡頭最廣的一顆來做範例。

 

 [基礎數位攝影教學] 帖子6 廣角鏡介紹與運用


二、另類的拍攝主題


廣角不是個功能,代表鏡頭所能拍攝的可視角角度多寡,只要焦段數字小於 “18mm”,我們大多將這種鏡頭稱作超廣角鏡,為何要叫作「超」 廣角鏡頭呢? 其實一般新手的第一顆Kit鏡上頭標示18-55mm,本身18mm就已經算廣了,但廣,還有更廣的,如同一山還有一山高,鏡頭越廣,所能拍攝的主題也就更多元。

04.jpg   05.jpg
本網站上千篇攝影教學,全文免費開放閱讀,這裡需要您的一份支持,以讓攝影教學網站,能持續的走下去 - 點我來贊助
  
圖04.
想要呈現這種「巨無霸餐」快感的主題,
就必須要有這種超廣角鏡頭的幫助。
圖05.
想拍出「大頭狗」的效果,也要靠廣角鏡來幫你達成

  

玩單眼相機,玩的是「鏡頭」,想要拍什麼主題就換什麼鏡頭就是了,對於初學者來說,或是沒用過廣角鏡頭的玩家,往往不曉得某些照片要透過某些鏡頭才拍的出來,也很少直接想都不想買了就對了,那麼,我們再進一步了解廣角鏡頭的運用前,我們先來了解廣角鏡頭的特性。


 

三、廣角鏡特性
一般來說廣角鏡拍出來的照片,有三個明顯的特徵,「誇張的遠近感」「較深的景深範圍」以及「畫面周圍某程度的變形」,這三個特徵是廣角鏡主要的特色,以下分別用相關範例來做說明解釋。

A.誇張的遠近感
所謂的「遠近感」,其實就是我們常聽、常說的「透視感」,什麼是透視感呢? 簡單說就是一張照片裡頭每件東西有清楚的前後距離,說的更明白一點,就是「近大遠小」的意思。我們看東西很清楚的分辨什麼在前什麼在後,在後面的東西自然離的比我們遠一點,同時看起來也小一點。

透視感強烈的照片,更會加強這種效果。

06.jpg

圖06. 如圖所示,近的大,遠的小,兩廳院屋頂剛好成為視覺上輔助的線條。

 

 

07.jpg

 圖07
中正紀念堂前準備表演的憲兵離拍攝者較近,形成一有趣角度的照片。

 

 

如兩個人一前一後,相隔一公尺好了,用兩顆廣角鏡來拍,較廣的廣角鏡,其透視感也強,所拍出來照片中兩人的距離也會差的更遠,看起來就像離了2~3公尺遠。

 

08.jpg

圖08

09.jpg

圖09

 

 
以這兩張圖為例,兩人距離 “實際” 差約1~2尺左右,因為廣角鏡的關 係,上圖拍照的爸爸看起來比拿粉紅雨傘的小女孩大得多,明顯感覺「近大遠小」的感覺,但從側邊再拍一張就更明顯。

也許你會聽說,「透視感」就是空間感,是呈現照片立體感的方法,這說法也沒錯,從下面這張圖「最後的的晚餐」,採用透視繪圖技法巧妙呈現出空間感。

 

10.jpg
圖10

實際上使用廣角鏡拍時又是如何呢? 以下圖為例,相機貼近地面,將接近拍攝者腳下的板面拍進來當作前景,而照片中心對準小女孩,由於「近大遠小」的特色,小女孩與月台間的關係更顯突兀。

 

11.jpg

圖11. 這張圖欲呈現「歸心似箭」的意像,小女孩無奈無力的倚靠著柱子,透過廣角鏡強烈的透視感與四週變形,現成巨大強烈無助的對比。

12.jpg  
圖12.透視感強烈的廣角鏡,適當的構圖形成一「消失點」,也是廣角鏡好玩的特色。

B.較深的景深範圍

「廣角鏡景深較深,容易讓人感覺只要縮光圈,整體畫面就會在合焦的範圍,這是誤錯的關念,景深相對於合焦面,會以前1後2的比例慢慢開展開來,前提還是要先縮光圈」…(摘引自交換鏡頭活動知識大百科P108)

13.jpg  圖13

以這張圖為例,對焦對在照片中間,只有中間一段是清晰的,越往後越不清楚,照片前緣也不是十分銳利,同時光圈直為F4,這程度的光圈並不足以讓整張畫面都清楚,當然,如果這是你創作目的也是很美的一張照片,但如果不是的話,那十分的可惜。

 14.jpg

圖14. 以這張圖為例,對焦點對在照片下前三分之一的位置,同時光圈值設為F13,如此一來自前景到遠景整張照片都十分的清晰銳利。

C.畫面周圍某程度的變形
變形!? 照片變形了還會好看嗎? 其實不是這樣的,某程度上誇張的變形,是可以創造出照片「張力」,這種變形感覺像是照片四週邊緣像是「橡皮」一樣被撐開,所以用廣角鏡拍照時,如果是拍風景倒還好,拍團體照最左、右兩端的人很容易看起來蠻別的「大隻」。

15.jpg

圖15
其實鐵軌是兩條平行線,但強烈的透視感與四週邊緣變形的關係,
看起來接近自己這一端明顯的比另一頭大的特別多。

16..jpg

圖16.
中正紀念堂兩廳院前的石柱,在照片看起來竟然如此的大。

 

 


17.JPG   18.jpg   
圖17.
四週強烈的變形,使得兩棟大樓呈現歪斜的樣子。
圖18.
那可不是新的平板電腦,而是Ipad2。

  

 

 

 

四、與Kit實拍比較
這種介紹鏡頭的文章,我覺得許多初學者心裡會想的問題是「我知道廣角鏡很廣,能拍出許多不同主題的照片,但跟我手邊的鏡頭差別很多嗎?」,這也是這一篇想要跟大家分享的部分,以下拍了三組照片,採用的鏡頭一顆為大多數初學者所有的18-55mm kit鏡,另一顆則為本篇介紹採用的Sigma 8-16mm鏡頭。

比較組A 101大樓實拍

 

 19.jpg  圖19.  出發點為上圖紅框的部分

 20.jpg  圖20. 站在紅框處往前拍,這麼看起來還不覺得差別甚大
 

21.jpg  
圖21. 再往前走幾步,感覺一般Kit鏡還拍的不錯。

 

22.jpg  
圖22. 再往前走,感覺有差了。
 

23.jpg  
圖23. 就這一張比較來說,看的出廣鏡頭頭能把101與週邊景像作一個構圖上設計

 

24.jpg
圖24. 來到這路口,在紅框處拍。

25.jpg  
圖25. 到了這路口,已經到了一般Kit拍101的極限了,而超廣角鏡頭輕易的把週邊景像一同帶入

26.jpg  
圖26. 再往前走到馬路對面,一般Kit鏡已經拍不進來了,而廣角鏡頭還能整隻101帶進。

 

27.jpg  圖27. 我們再繼續往前走,站在這麼靠近101這角度,拍的如何

28.jpg   
圖28. 即使這麼貼近101,超廣角鏡頭還能把101整個拍下來,這種誇張的張力只有廣角鏡才做得到

 

29.jpg  圖29. 繼續挑戰,如站在紅框的位置

 

 

 

30.jpg   
圖30. 還是能把101整棟拍下來。

相信大家看到這裡,對於超廣角鏡頭在實拍上,與手邊入手Kit的差別有多明顯,應該有一些了解,接下來繼續放幾張比較圖,在一般隨手拍的拍攝上,有什麼差別。

 

31.jpg
 圖31

  

 

32.jpg  圖32

 

33.jpg  圖33

34.jpg   圖34

 

 

35.jpg  圖35


比較組B 中正紀念堂實拍

這一組測試是自遠處往中正紀念堂走近,每走幾步路就拍一張,慢慢感覺出來廣角鏡頭帶來極大張力的感覺。

36.jpg  圖36.

37.jpg  圖37

 

38.jpg  圖38

39.jpg  圖39

40.jpg  圖40.這一張已經在欄杆前了,前景與遠景搭配起來十分均衡,而右圖顯得十平八穩,構圖比較平板。

 

41.jpg  圖41. 再從旁邊的樓梯往上走。

42.jpg
圖42.

43.jpg  圖43. 這一張差別就十分清楚了,想拍出建築物的迫力,非得要廣角鏡不可。

 

44.jpg  圖44.

45.jpg
圖45. 

再放幾張範例圖給大家參考:

46.jpg
圖46.

 
47.jpg
圖47.

48.jpg
圖48.

49.jpg
圖49.

 

50.jpg
圖50.

51.jpg
圖51.

52.jpg
圖52.

 


五、結論

53.jpg
圖53.

 

前面的部分都是在回答第一個問題「廣角鏡能為我做什麼」,那後一個問題,「我該買哪一顆比較適合我」。

簡單的歸類,市面上廣角鏡頭品牌、規格蠻多的,大致還不外乎買原廠廣角鏡,或是副廠牌Tokina、Sigma這兩家比較多人買,Tamron也有廣角鏡,但評價不如前兩家來的好,但也比較便宜一點。至於錢真的存夠了,到底要哪一顆比較好呢?  個人覺得差不會太多,如Sigma 10-20mm與本篇採用的8-16mm相比,差那2mm會差很多嗎? 基本上是有差的,相較比起來在構圖上,8-16mm所帶來的透視感更強烈點,但為了這2mm的差別卻犧牲可以加掛各種濾鏡(如CPL)的機會。

Tokina T116這款不錯,抗耀光的能力不錯,也有F2.8恆定光圈的規格,但有人認為他四周邊差蠻明顯的,而本篇Sigma 8-16mm為新款鏡頭,各項評比都不錯,只是價格稍貴,跟原廠鏡差不了多少,想要了解各品牌鏡頭差異,建議去找特別介紹鏡頭的專書,甚至在入手前去租來用一用體會一下更好,因為一買下去,短時間應該不容易換才是。

每一顆鏡頭都有優點、缺點,只要大致上去搜尋應該不難決定,最難決定的,就是不知那1mm的差別,會差很多嗎? 以我來說前一顆是使用 Sigma 10-20mm,用了幾年覺得品質蠻滿意的,準備換下一顆,心中認為「買廣角鏡,要買,就買 “最” 廣的」的心態買了這一顆,但也知道這一顆不能加掛CPL,為了這2mm的差別,其實付出的代價蠻大的,各位新手們如果沒有太多的考慮,也沒有品牌傾向的話,能買廣一點的廣角鏡,相信會比較實用一點嘍。